查看原文
其他

决定了,腾讯教育就这么搞!

腾讯云 腾讯云 2024-03-29

教育是国之大计、立国之本。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腾讯持续关注、投入教育——
  • 通过腾讯会议等科技产品助力教学开展;
  • 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腾讯春蕾筑梦”专项基金会;
  • 发起“知识星光”公益计划;
  • 连续5年举办科学探索奖助力青年科学家探索;
  •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支持杰出科学家科研;
……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探索解决教育场景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

今天,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腾讯教育MEET峰会上,我们带来了三个答案:

//智慧校园服务云:打通信息的孤岛

选课、评测、申请、审批......每件事都要登录一个平台,越着急越找不到入口;

等到选课的时候,这么“分布式”的系统该崩还是崩;

去食堂发现没带饭卡,取到卡了饭菜也空了......

窘境的根源在于还是系统没打通,平台之间数据不互通,每个平台都是一座信息孤岛。

为了在孤岛之间架桥铺路,我们支持校园内各个主体接入智慧校园服务云,让数据和信息在一朵云上流转。比如:

- 学校建起统一电子签系统,盖章签字不用跨校区、跑遍N个大厅;
- 借助腾讯微卡,在整个校园都能一“码”通行、随时消费;

- 腾讯会议加持下的混合式教学,不仅支持课后回放,多校区连麦也能实现无延迟。

除了这些功能,腾讯云还将接口放开,支持生态伙伴的应用接入,让伙伴们在云上打造云原生的SaaS应用

在中山大学,我们借助weda打造了新一代师生服务平台,为教职工、学生、校友、科研合作者等人员通过一“码”实现了线上身份的认证,也让盖章审批实现了线上的全流程。

//科研生态云:这里有套工具箱

从抽象的数据结构到微观宏观的物理世界,从分子动力学、流体结构到复杂的工业制造......

中国有3000多所高校、700多种专业,只要做科研就离不开算力。

过往,科研用到的算力有限,在校园机房里搭几台本地服务器就能解决。到了智算时代,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资源也不好采购。资源不够用,科研进度就会被拖垮。

一旦跨学科、跨领域,需要多种算法软件,软件部署、团队协同也成了大问题。

这些需求纷纷指向——科研不仅要上云,还需要开箱即用。

腾讯云上有超过16 EFLOPS的异构计算能力。我们正在开放这些资源和能力——依托腾讯云向量数据库,快速接入科研数据;借助HCC集群助力高校科研高效运算等。

为了让科研算法真正“开箱即用”,我们打造的这朵科研生态云联通众多科研算法软件包,支持合作伙伴的软件镜像与大模型接入,让科研不再受到资源的掣肘。

清华大学,我们助力搭建TEFS多尺度模拟计算平台。研究团队管项目、管团队、协作论文、共享算力、同步科研成果,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完成。

//教育AI:让大模型从娃娃抓起

人工智能浪潮,教育应该怎么应对?

用上这些工具,人工智能也能从“娃娃抓起”:

借助腾讯扣叮3D虚拟仿真实验室与游戏引擎我们推出了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借助微信小程序编程能力,推出了低代码开发教育平台,让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更低成本、更趣味。

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教育方案已落地广州、深圳、温州等城市,覆盖2万所中小学,600+高校。

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我们也在持续升级MaaS能力,为教育企业提供大模型训练的基础设施与精调工具链,不论是智能客服、口语测评,还是辅助教学,以后都有了AI的影子。

以上这些,只是科技与教育融合的冰山一角,

未来,我们将持续携手生态伙伴,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