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土-主权-国家:问题的本质与逻辑

肖仲华 肖仲华开讲
2024-09-10
这是一个既敏感又沉重的话题,既关乎历史,又关乎现实,自然也是最难讲得清楚明白的话题。正因如此,反贼们经常拿这个话题来混淆视听,而你又很难三言两语进行批驳。今天我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要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先声明:本人的公众号文章几乎每一篇都被多个平台以文本、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转载,其中大部分不是按规则进行,而是连原文来源和原作者都不提及的非法转载。我一直没有追究,原因是文章写出来就是给大家看的,我不太在乎那点知识产权的利益。但是,请注意但是,今天的文章未经我本人同意,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原因是本文内容是我未来著作的一部分,关乎著作的出版。
领土关乎主权,主权关乎国家,但领土与主权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绝非单纯的线性逻辑关系,而是异常复杂的多元结构关系。要讲清楚这个关系,我们最好从大讲到小,从国家讲到主权和领土,这样更容易一些。
01
国家与主权的多元结构
在中国,国家的概念很简单,因为一个国字就能解释一切。国的甲骨文就是“或”,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國”。其含义也非常简单,就是执戈保卫的城邦。“國”字变成今天的“国”,有一个简化的历程,最早简化的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少数民族。那些少数民族固然崇拜汉文化,要使用汉语和汉字,但他们并没有深厚的汉文化功底,理解不了“”的内涵,感觉执戈守城太深奥,或者书写太繁琐。在他们看来,国家不就是城邦之内有“王”么?所以就直接将“”改成了“囯”。后来日本人也学着这么做,但为了表示日本并非完全照抄,就在胡人“”字里面的“王”上加了一点,改成了“玉”,这“囯”字就变成“国”了。按汉字表意的规则,城中有玉就是国么?这显然讲不太通,足见日本人同样是崇拜汉文化而又不精通。当然,如果考虑古代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玉器(安史之乱以前如此),那么日本人创“国”字也似乎说得过去。中国在实施汉字简化时也吸收了日本的汉字“国”,似乎也有其道理所在。
回到國的本义,汉字的國既指执戈守卫的城邦,那么城邦又是什么?
这关系到“文明”这个词汇的本质内涵应该是什么。
西方解释文明的内涵至少包括城池建筑、青铜制造以及文字书写,这是西方人定义的“文明”,严格说应该是城邦文明或城市文明。很显然,在没有青铜和文字的时期,中国就有了城邦,比如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期就有了完整的城市建筑以及城市里的社会分工,还有城外庞大的水利工程建设。而且,那里的城邦还有玉器制造的早期工业文明(讲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日本人将“國”简化为“国”以强调中华文明的玉文化内涵,又似乎是更懂中华文明?)。只可惜那时还没有成熟的文字,只有文字诞生前期的简单符号图腾,也没有青铜器,所以西方不承认这是文明或城邦文明。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明”这个东西的定义并不能改变人类从文明诞生到发展的客观历程。‍‍
如果抛弃西方人对文明的狭隘定义,理解文明以及与文明息息相关的国家概念就变得非常简单,“國”即文明,文明即“”。只有汉字才能如此简单地理解。
又扯远了,脑子里东西太多,一讲起来就容易走偏。 回到国家概念,早期的国家即城邦,城邦即国家,这一点东西方并无区别。只不过,西方文明固有的局限决定了西方人的国家概念远比中华文明的国家概念要在形式上复杂得多。
西方存在三个国家概念:一个指民族聚落,或者部落城邦,对应的单词是 nation(注意在英文里nation既是国家也是民族);一个指城邦控制的领土,包括城邦之外的乡村,对应的单词是 country;一个指对领土范围内的治理及其治理机制或体制,对应的单词是 state。这个知识大家都知道,我在这里重复是因为这一点很重要。
“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美国学者白鲁恂、亨廷顿以及英国剑桥的马丁雅克教授等人都这么说。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也讲出了“美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公司”之类的论断。这些说法到底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如果你把这里的国家界定为 nation,一切都好理解了。中国过去的“國”显然不是单纯的民族聚落,通常是多民族聚落。在中国古代压根就没有民族的概念,只有“國”,无论大小,也无论是怎样的隶属关系,都是“國”。比如西周王朝是周王国,其下有殷商遗民宋国,宋国之下还有萧国。尽管是层级的隶属关系,但都叫国。郡县制的政治体制在秦始皇时代才开始,三省六部的体制在唐朝才开始。早在西周时代,姬姓的周王朝之下有百姓诸侯,最多时有上千个异姓诸侯国,各诸侯国内又有众多异姓的小国。这样的国显然不是单一的民族城邦,与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 nation 完全不是一码事。‍‍‍‍‍‍‍
自从中国也吸收了西方的民族概念之后,中国之国不仅包含了西方的 country 以及 state 的概念,也包含了西方的 nation 概念,是西方国家概念的三合一。中国的国家主权概念自然也包含了全部的主权含义,比如领土主权、政治主权、经济主权、外交主权、国防主权等等。
啰嗦讲这么些,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简单常识:要完全理解到底什么是国家,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主权;只有主权完整,才是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
02
西方国家和主权概念分裂的严重后果
西方之所以出现三个不同的国家概念,是因为西方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真正主权完整的国家。即使是在最辉煌的罗马帝国时期,尽管政治主权属于帝国王室,但领土主权、经济主权以及国防和外交主权属于各个封建城邦,宗教文化主权则属于罗马教廷。‍‍‍‍‍
这就是“美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公司”的根本原因所在。美国显然不是一个纯粹的 nation 国家,移民国家怎么可能是民族国家呢?美国有领土主权,也有治理主权,包括政治、经济、国防和外交,但其治权在内部也是分散的,领土和经济主权以及部分政治主权其实属于各州,并不属于联邦政府。严格上讲,美国还真就只是一个被利益所捆绑的经济共同体,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主权国家,与中国商周时期很类似,甚至更像是商代。‍‍‍‍‍‍‍‍
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思维逻辑,当他们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对主权国家国防主权的掠夺;当他们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事务时,他们也不认为这是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主权的剥夺。在美国人看来,只要领土是你的,你就是主权国家,至于在领土上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主权事实上属于美国,这并不影响你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独立存在。
这样的逻辑,美国人自以为是也就算了,问题是许多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还真就认了,这显然与西方客观存在的国家及其主权概念模糊不清的历史有关。但是,这样的逻辑拿到亚洲,尤其是东亚以及毗邻东亚的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来说事,就一定是行不通的。日韩当然是例外,因为他们已经被打残了,没有可支撑主权的硬骨头,并不是他们不懂或不想要事实主权。
如果我们说这样的道理也属于亨廷顿所谓的文明之冲突,也没什么不可以,但亨廷顿显然没有思考到如此深度。‍
03
领土主权及其历史逻辑和国际法效力‍‍‍
纵观人类文明史,一个国家主权的取得以及国家的形成,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战争及其战争之后的融合。今天一切主权国家几乎都是战争的最终结果,只有极少数例外。‍‍
战争产生国家和领土主权很好理解,因为这是铁的事实。我们就重点说说非战争产生国家及其领土主权的例外。
最典型的莫过于今天的乌克兰和以色列。乌克兰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国家,90年代初苏联解体才有,这是不争的史实。乌克兰的诞生得益于俄罗斯的慷慨大方,或者说是从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到叶利钦等历届领导人的慷慨大方也不为过。乌克兰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土是这些领导人送的,乌克兰基于这些被送的领土而独立建国是叶利钦的功劳。
这种不通过战争而诞生国家及其领土的方式叫条约或国际法方式。乌克兰诞生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及白俄罗斯等国的国际条约约定,以色列国的诞生则属于所谓联合国的决议约定。性质上都一样,都属于国际法约定的范畴。
我们要知道,国际法范畴不只是联合国的决议,国家间的条约,尤其是非战争条件下的和平缔约也属于需要共同遵守的国际法则。
推翻国际法的约定,包括联合国决议和国家间缔约,除了重新谈判进行决议或缔约,就只剩下战争选择了。决议或缔约不成,就只能是战争。目前的俄乌战争和巴以战争本质上都属于意图推翻国际法条约的战争。战争的话语权当然比缔约或决议更大,因为拳头打不过,就只能认命。‍‍‍‍‍‍‍‍‍‍‍‍‍‍‍
如果不想战争,当然是理性地选择缔约最好。战争的结果你可以不认账,说是对方欺负人,在我重新强大的时侯就不认账了,要求通过战争再打回来。这虽然于二战后的国际法所不允许,但至少在道理上是讲得通的。非战争情况下缔结的条约能随便推翻么?如果对这种条约不认账,那就只有一个结论,是你自己要背信弃义。乌克兰率先撕毁了明斯克协议,后果就是今天这个样子,除了支持乌克兰撕毁协议的美国和北约,并无其他国家真的支持乌克兰。
今天,面对俄乌战争,许多人动辄拿俄罗斯历史上占领中国领土说事,表面上看是为了表现其“爱国”,实则是对“爱国精神”的疯狂践踏,充分暴露了其恨国的龌龊嘴脸。为什么这么说?
爱国与爱国精神是两码事,爱国可以表演,爱国精神却假不了。爱国精神的内核就是尊重一切国家主权的同时,也尊重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包括尊重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决择、决策及其客观结果。历史有不公,但那就是客观历史,你改变不了,这就叫理性爱国,也是爱国的精神内核之一。
大清国通过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向俄罗斯割让了约160万平方公里领土,尽管在当时是由于国际国内的形势所迫,但终归是通过条约割让,并非战争的结果。这样的条约如果想要推翻,只有一个办法,发动战争抢回来,而且要担着不遵守国际条约的道德负担去抢回来。要知道,大清同俄罗斯缔结非战争情况下的条约就是合法条约。这个事实很难让人接受,但这是事实。而且,这些领土的割让,从大清到北洋政府再到民国政府,都是承认的。新中国也承认了,并于本世纪初同俄罗斯进行了边界勘定,这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对历史上的领土问题做了最终的结论。这样的勘定与大清的条约一样,同样具有国际法效力。
如果你真的爱国,就应该懂得中国政府承认历史条约,并于历史条约基础上进一步勘定边界,为中俄长期友好奠定基础,为缔造中国周边永久和平的行为所具有的重大和伟大意义。没有周边的和平环境就不会有40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是脑子再简单的人也应该能明白的简单道理。今天我们的周边开始动荡了,但中俄之间,以及中国与大多数周边国家之间通过勘定边界带来的和平是眼见的事实,有争议与冲突的恰恰是尚未勘定边界的地方,这难道不是刚好印证了承认历史并勘定边界的重大和伟大意义么?
那些拿中俄领土问题说事的人们,从来不顾及一个事实:按他们的逻辑,美国应该从美洲滚蛋,把领土还给印第安人才对;同样的逻辑,中国似乎要回到夏商时期的洛阳盆地及周边。他们也从来不讲决定领土的国际法则是国家间条约和联合国决议,包括二战后联合国诞生前的国际决议,比如《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所以,他们一面拿中俄领土问题说事,鼓吹中国应向俄罗斯宣战以夺回领土,一方面又对中国在东海、台海、南海的领土主张表示反对,说这是霸道。《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联合国2758号决议》明确了台湾属于中国,钓鱼岛属于中国,这么明确的国际法约定的领土主权他们不支持,偏偏要去拿国际法不支持的中俄领土问题说事。这是何等居心,即使是条哈美的小狗,也不至于如此糊涂和混账对吧?
不要以为你扛着爱国的大旗就是真爱国,对国家已经明确决策的重大历史和领土问题说三道四,与国家意志背道而驰,这本质上是明目张胆的反政府言行,不仅与爱国八杆子打不着,而且还是典型的恨国表现知道不?
04
共同开发有争议领土是人类最明智的抉择
中国一方面解决了绝大部分陆地领土边界问题,一方面在有争议的领海范围内主张共同开发,这样的理性和明智决策,西方不可能有,唯中国才会有。
有趣的是,在新的形势之下,一向嗜土如命的俄罗斯居然也主动加入了共同开发的行列,而且是在法律上明确属于俄罗斯领土的远东地区与中国搞共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智慧最积极的响应。

9月5日,普京在海参崴出席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时发表讲话。讲话长达2万多字,我们不去复述其内容,只讲其精神内核。普京的意思很明确,俄罗斯国家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已经全面转向东方,“远东地区将成为俄罗斯探索全球经济最现实的龙头和旗舰”。为此目的,俄罗斯不仅租借给中国2500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农业开发及综合利用,同时在远东边境地区开设了多个经济特区或开发区,包括海参崴和图们江的综合开发。
要知道,鸦片战争的结果之一是西方强行租借了我们约 2800 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德国租借胶州湾,俄罗斯租借旅顺、大连,英国租借威海卫、九龙半岛,法国租借广州湾。今天俄罗斯一次租借2500平方公里给中国,这难道不是对历史的反照么?
普京是当今少有堪称伟大的政治家,与西方领导人不同,他知道什么是必须属于自己的,什么可以不是。俄罗斯没有像美国那样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行使事实上的政治、经济、国防和外交主权,他只想保障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前提下发展俄罗斯经济;他没有像西方那样以虚无的意识形态借口反对和阻止中国或其他国家发展,而是以非常务实的态度在通过战争争取俄罗斯的安全保障,通过合作争取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与美国那些一天到晚只讲意识形态以及 LGBT 等乱伦与变态的政客相比,到底谁更值得信任与合作?
远东是对陆权的合作开发,与美国和西方在海权方面的霸道与争夺相比,更显其超人的大智慧。中国的陆地丝路已经通过铁路建设在欧亚大陆遍地开花,这是重启陆权时代的重大决择。海权时代固然曾经引领世界几百年,但新的陆权时代已经拉开大幕,必将成为人类的下一个新时代。
这当然不意味着中国对海权的轻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通向陆权与海权的双翼引擎,谁响应谁就是未来的共同受益者。今天的世界,除了美英等极少数几个顽固而自大的西方海权国家还在负隅顽抗之外,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都在响应通往人类未来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与这样的中国智慧相比,美国即使在人工智能或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离开了全球大战略与大格局,就没有什么战略高度和战略意义,改变不了世界。更何况,在这些领域,中国也在迎头赶上。
中俄共同开发远东地区,就是对中俄领土问题最好的回答。这样的大智慧,是反贼们再转世十八个轮回也不可能想像出来的。所以,请不要再在这个问题上无休止地表演弱智,要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明白的,弱智永远只能忽悠弱智,改变不了中俄大智慧和未来世界的必然趋势。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肖仲华开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