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管先生 2018-06-01

我们是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社创基金的网页上发现了马洁怡和Mark Kingsley的项目,随后我们在中文网站上搜索了他们的报道,得到的结果让我们有一点点惊讶。


照理说,像“多磨建社”这样以建筑作为专业内容服务于社区更新,直接瞄准低收入家庭的概念,与社区更新、旧城改造、城市低收入甚至是当下大红大紫的乡村建设等议题结合起的建筑事务所,应该非常值得报道。既可以书写有情怀又切入当下社会热点。


但结果在微信中搜索“多磨建社”得到的结果几乎为零,搜索“马洁怡”则基本上只能查到他们作为90名香港建筑师在  「筑‧自室贰之 家−城 ÷」  展览上的作品。


作品名称:房中固家

建筑师:马洁怡、Mark KINGSLEY

种类:手工艺品


建筑师马洁怡(Maggie)和Mark Kingsley深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好的设计应能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为了实践这个信念,马洁怡(Maggie)和Mark Kingsley于2013年成立非盈利的建筑事务所“多磨建社”(DOMAT),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有需要人士改善居住环境,特别是少有机会接触建筑师的社群。


他们一方面走入中国的乡村小镇,为那里的小朋友设计及建筑校舍;另一方面,希望透过建筑设计去改变香港基层小区。两人与社工一起接触基层居民,了解他们的居住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方案,也曾走入劏房(编注:粤语,意指被隔断出租的房间)为住户改善居住环境。


“多磨建社”DOMAT不仅为有需要家庭提供家居改善方案,同时也为小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小区设施,在过程中透过实地探访和设计,与小区互动,并与NGO或小区组织合作,促进居民、小区与环境的联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76e04b6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由香港公益基金资助的社联频道报道“多磨建社”的实践活动。简单的利用房间中的层高空间为儿童搭建出独立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许并不是什么建筑设计上的大突破,但正如马洁怡宅采访中指出,至少可以让小孩子的学习更专心一点,成绩更好一点。


“多磨建社”受香港社创基金资助的项目名为“改造贫穷社区”。他们的愿景,当然是运用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为弱势群体家庭提供包括产品、服务和信息在内的志愿,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除此之外,该项目也让公众对弱势群体的贫困状况加深认识,以及鼓励建筑专业人士参与有社会价值的项目。


在社创基金支持下,这个项目集中在3个地点进行:西贡渔民房屋、薄扶林村寮屋区、深水埗劏房。

我们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深水埗劏房的改造方案。官网上,他们把这个项目称之为“贫穷儿童家居改造计划”。


表面上看来,他们的计划并不太养眼,甚至有点像在做些简陋的家具。这也许也是大多数国内浮华的设计媒体不太关注他们的原因。


在社创基金的网站上,他们针对西贡渔民村65户、薄扶林村40户和36户劏房居民推动的项目在社创基金上的介绍简单得让人觉得怎么可能通过审核:


发展历程

· 西贡项目于2016年2月启动;该项目研究部分成为香港大学景观系课程内容之一(2016春季学期)。

· 薄扶林村的背景研究计划已经开始。

· 改造劏房空间继续进行。

· 正在研发一张适用于木板隔间房的床,并在2016年1月与各家庭进行了一次研讨会。


为了让低收入阶层能够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使用非常有限的成本达到这种目的。




在可以称之为逼仄的劏房空间中,他们费尽全力塞进建筑师的关怀。



这些类似于建筑学一年级室内设计课程一样的家具设计,看上去也许仅仅是用简陋的三合板钉了一些柜子而已。一般的人也许会觉得这未免太过普通,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简单的柜体组合来源于“多磨建社”多余弱势群体工作、生活乃至子女学习等问题的针对性研究。

除了关注城市中的低收入阶层,作为非盈利建筑事务所的“多磨建社”也关注乡村领域的弱势群体。他们针对湖南湘西保靖县一个乡村当地随处丢弃的垃圾问题,设计建造了简单的分类垃圾站,与他们其他项目类似,这个垃圾站也是一如既往的注重解决功能而非颜值。



尽管如此,“多磨建社”也并非不注重“颜值”,他们为深圳仙桐童实验小学和碧波小学设计的图书馆同样精彩迷人。在为低收入群体或中国农村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的设计仅仅是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而非为自己作品集增添一张美丽的图片。



马洁怡在为am730创新香港人专栏撰写的文章中清楚了阐述了她关于建筑的态度和理念,以及对于“设计过分重视外观”这一风潮的思考。


建筑是历史见证,亦反映某一时地的思想。好的建筑设计,讲求人、自然、社会、人文、结构、美学的融合。观乎香港,现今建筑都以高楼大厦为主,反映社会以市场为主导。高楼大厦原意是把地面带到楼上去,变成垂直都市,但随着潮流及市场推动, 地面的人情味没有了,小区共聚观念也被忘记了,建筑变得盲从附和,设计过分重视外观,却失去了关键的人性设计。我们居于高楼大厦不单物理上离地,连情感上也与小区疏离,久而久之,在当中生活的人开始挂念人的根本, 同时更渴求人与人之间的小区联系, 希望脚踏实地回到地面生活。因此,好的建筑与其说要创新,不如说是回归根本,以人为本,并不忘建筑学校教过的设计根基。


想象一下未来社会将会怎样?传统商业建筑模式渐渐走进死胡同,相反小区建筑却有待发展。小区的价值不在于经济,而是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小区、人与文化的可持续及循环关系。在环球建筑气候中,已故知名建筑师 Zaha Hadid——类漠视周边环境的建筑师已被批评为过时;新一代世界级建筑师如智利的Alejandro Aravena、 中国的王澍和日本的坂茂等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社会性反思、文化与历史的融合,这种形式更贴近未来需要。英国社会建筑学学者Jeremy Till 提出,一个好建筑师应具备社会性的空间判断,与各阶层共享知识,也要有批判自己的意识。建筑学校一直发展小区概念,却在职业生涯中难以实行,或许比起外观上的设计,社会人文建筑概念是更深一层次、更难在实际生活上体现。不过有困难才有创新,我相信小区发展将是未来建筑社会创新的突破点, 未来社会对建筑的要求将会更严格,对「好建筑」亦会重新定义。


至于建筑学以外,各行各业应如何在这纷乱的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专业,去令社会及世界更公平、更融洽并达至永续发展?这点很值得我们反思。




查看社创基金、多磨建社等相关内容

社创基金概略 http://www.sie.gov.hk/tc/who-we-are/sie-fund.page

am730创新香港人专栏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ist/創新香港人:%20社創基金

多磨建社官网 http://www.domat.hk/



本文是城市设计原创编辑的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由城市设计根据香港建筑师马洁怡,非牟利建筑设计公司「多磨建社」创办人,香港中文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在am730上为创新香港人:社创基金撰写的相关文章和YouTube相关内容综合整理报道。

了解转载规则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多磨建社的官方网站。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


关于香港话题,城市设计曾经整理研究过什么?欢迎点击了解相关文章

香港高密度城市开发的探讨和借鉴意义

香港:让历史建筑“活”过来

香港,已经不再浸没在霓虹灯里

面对气候变化,香港准备好了吗?

香港街市变幻时:那些消失了的人情

易珉:从港铁谈PPP模式"各司其职"是关键


点击上图参与我们的调查


城管先生有话说:香港社创基金让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早是2012年年底,为了进一步培育社会创业家和鼓励创新,特区政府成立了「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社创基金),并有专责小组监督这个五亿元基金的运作。基金希望激发跨界合作、推动经验和知识交流、引导各种资源用于培养及指导创业者、扶助新意念的酝酿和实践,期望其中部份能有成果,成为创新的、可以立足于市场的事业,并有助解决贫穷和社会孤立的问题。


在他们的官网上,他们详细介绍了社创基金由来的背景是因应社会贫富差距加剧,须要用创新的方法应对的结果。针对香港社会部份人正享受着机遇和富足的生活,但另一些人却对自身以至整个家庭的前景越来越觉得无望和焦虑不安的情况。他们认为,行之已久的一些措施作为安全网固然有助纾困,但更理想的是寻求新方法,让那些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落后者能重获机会。科技已改变世界,要促进整个社群的共同财富,关键是建立业务运作和社会参与的新模式,让社会上更多人可以贡献自己的想法和能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创基金的原则聚焦于社会创新概念,运作五大原则为指引:1.聚焦于社会创新而非社企本身;2.基金的资助范围应保持弹性,以便因应实际经验带来更具成效的结果;3.着重以创新方法达致扶贫和防贫;4.推动创新之余,风险评估同样重要,务求审慎运用公共资金;5.不与其他现有的公共资金资助计划重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