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的批判性研究:一个系统框架

杨立华 张仁杰 政治学人
2024-09-18


推荐语

本文从通常被忽视的批判性研究入手,尝试对批判性研究进行全景式呈现,进而为学界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此充盈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进行了较好的尝试(政治学人编辑部)。


专题文章推荐:

行政认识论梯度:既为科学又是哲学——兼论公共管理学何以有用

“政治学的公共管理化”真问题还是伪命题?


作者简介

杨立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仁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批判性研究是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却被忽视的研究路径。本文基于文献的分析和整合,试图构建批判性研究的系统框架,以对批判性研究的定义与特点、适用范围与条件、类型划分、研究设计与操作流程、研究有效性与质量保证等进行介绍。通过全景式呈现批判性研究,希望引起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者对批判性研究的关注和重视,并进一步推动其体系化、规范化。

一、导言

批判性研究(或批判主义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路径(或者称之为研究类型、研究模式)。严格来讲,它不是一种操作意义上的研究方法,更像是一种哲学性的研究路径。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尤尔根·哈贝马斯最早划分了批判性研究、诠释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三种研究路径。他将“逻辑—方法规则”与“知识构成性旨趣”之间的探究过程划分为三种模式:整合了技术认知旨趣的经验—分析科学进路;整合了实践认知旨趣的历史—诠释科学进路;整合了解放性认知旨趣的批判取向科学进路,这实际上区分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研究路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也可划分为这三种研究路径。例如,在政治学研究中,布莱恩·费伊从社会理论和政治实践的关系出发,主张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划分实证社会科学、诠释社会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三种类型。在公共管理领域,杰·D·怀特也提出了批判性研究、诠释性研究和实证性/解释性研究三种研究模式。目前,这三种研究路径的区分逐渐被学界所接受。


但是,批判性研究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中亦是如此。一方面,与实证性研究这种当下主流的研究类型相比,批判性研究仍然处于十分边缘化的地位,无论是从研究者、教材教学,还是科研究成果等诸多方面来看,都是如此。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类型,批判性研究自身也尚未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尤其面临着缺乏可操作性的突出问题,不仅如此,批判性研究还常常被批评是反科学的、非理性的,且具有精英主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


我们的观点是,既然科学研究必须拥抱多元化的研究路径,那么批判性研究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类型自然不容忽视;而且,由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的独特性,其实更应该重视批判性研究。杰伊·D·怀特和盖·B·亚当斯就曾强调,知识的发展需要研究者给与多元化的途径以同等地位,没有哪一种研究途径可以被武断地抛弃。这自然也包括批判性研究。其实,除了在科学研究领域,有批判性研究的独特路径和方法之外,批判精神、批判意识、批判方法等在政治与公共管理的实践中也同样至关重要。例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就曾指出,“批判意识的消失是维护我们文明的大敌,它使江湖骗子更容易愚弄人民”。概言之,批判性研究之所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体现在它以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为目的,进行创造性研究;另一方面,体现在它能从不同的批判传统出发,生成“不同的更好的治理模式”。


本文大致围绕以下内容展开:首先,在一种比较的视野下,探讨了批判性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和独特的研究路径的可能性,为构建批判性研究的系统框架奠定基础;其次,从研究方法的视角出发,对批判性研究的整体框架予以呈现,包括批判性研究的定义及特点、适用范围和条件、类型划分、研究设计与操作流程、研究有效性与质量保证等主要内容;然后,对批判性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尤其是针对其如何摆脱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边缘化地位;最后,对全文做了简要总结。


二、作为一种独立和独特研究路径的批判性研究

在比较的视野下,批判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路径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彰显,从而凸显了其方法论的价值。批判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诠释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三种迥异的研究路径,它们在多个维度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不同的哲学传统、研究旨趣、逻辑结构出发,三种研究路径贡献了不同类型的知识,都是社会科学中知识增长的重要来源。基于既有研究,尤其是哈贝马斯、怀特和费伊等学者的研究,批判性研究具备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路径的基本要件和方法论价值,从而与实证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显著区别开来。通过表 1,在比较的视野下,更简明、直观地呈现批判性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独立性和独特性。


批判性研究不仅仅满足于对社会现实做出“解释”,它以“解放”为目的,实现建设性的社会变革。批判理论家卡尔·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批判性研究中,意识形态和心理分析在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代批判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批判性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批判性研究遵循批判取向的科学路径,基于“自我反思”的批判性推理,实现启蒙,获得解放,体现了解放性的认知旨趣。就批判性研究的有效性标准而言,要看批判理论在实践中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目的的程度。


诠释性研究将“社会行动”和“社会处境”置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旨在通过“诠释”实现“理解”。马克斯·韦伯提出“以解释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并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对这种活动做出因果解释”。诠释性研究以语言分析哲学、诠释学和现象学的哲学传统为基础,遵循历史——诠释的科学路径,试图理解社会科学中的“行动概念”,尤其是有意向的社会行动。解释性推理在诠释性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理解社会中的“行动者的思想与行动的目的和规则的参照性过程”。通过解释循环,诠释性研究增进对他们信念、意义、感受和态度的理解,体现了实践的认知旨趣,其有效性标准在于能否通过沟通以增进互相理解和自我理解。


实证性研究是目前最盛行、最成熟的研究路径。实证主义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指出,真正的实证精神就是“为了预测而观察,根据自然规律不变的普遍信条,研究现状以便推断未来”。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实证性研究遵循经验—分析的科学进路来获取“法则性知识”,以便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和预测,从而实现“控制”的目的。这类知识是否具有技术上的可利用性,是在技术控制的方法论框架中得以检验,如实验和准实验的方法,它体现了技术的认知旨趣。实证性研究主要依赖以演绎和归纳逻辑模式的工具性推理,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遵守公认的、通行的方法论规则。


不难看出,批判性研究、诠释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有着不同的哲学传统、科学路径和知识旨趣,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它们在研究中所运用的逻辑结构和推理形式不尽相同,在研究的有效性上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从而构成了类型学上的三种不同研究路径。由是,批判性研究基本上满足了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路径的基本要件,并在这些不同要件之间的差异性中体现其特色,其方法论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但是,批判性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面临着身份危机的困境。如前文所述,批判性研究目前在社会科学中的边缘化地位仍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独立”又“独特”的研究路径同样是一种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悖论。我们认为,或许,正是由于批判性研究在研究体系上不够系统化,才导致了其身份危机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边缘化地位,继而制约了批判性研究在知识增长中的贡献。通过构建批判性研究的系统框架,对其进行全景式的呈现,实现其体系化和规范化,自然成为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


三、批判性研究的定义及其特点 

(一)批判性研究的定义

批判主义、批判的社会科学、批判性研究、批判理论、批判社会理论等术语在社会科学文献中屡屡出现,但何谓“批判”?从一般意义上来看,那些“在对社会机制和社会关系模式的理论化与看待社会和社会关系的主流方式不同的”,都可以视为“批判的”。艾尔·巴比也指出,无论“批判”一词作为一种范式还是理论的名义出现,它通常指一种非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都不同于时兴的学科范式或主流的社会结构。因此,“批判”一词内含否定,这种否定体现在立场、方法、观点、理论等多个方面,表现为对主流的抗衡。它不主张价值中立,也不会对现状予以辩护,而是试图寻求对现状的改变。


劳伦斯·纽曼认为,批判性研究就是通过超越表面幻想来揭露物质世界中的真实结构的探究过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虚假意识的揭露,帮助人们改变现状,并为他们自己建设一个美好世界。伯克·约翰逊和拉里·克里斯滕森认为,批判性研究也可以称为取向性研究,在这种类型的研究中,研究者“明确表达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他们相信这样的立场或取向会改变社会,并格外注重为弱势群体发声。罗杰·戈姆把批判性研究称为社会批判和解放性研究,认为从特定立场出发,对社会事务持有批判立场的都可以视为批判性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反种族主义等多种类型。批判性研究也引起了我国国内学者的关注。马骏和叶娟丽认为,批判性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人的信仰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未被意识到的因素决定的,通过批判和揭露这些因素从而改变人们的信仰和行动,摆脱压迫性束缚,满足自身需要。陈向明指出,批判性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辩证对话和平等交流,去除被研究者的虚假意识,获得真实意识。


在以上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批判性研究是一种基于自我反思的逻辑,以启蒙和解放为导向,并致力于改造社会现实的规范研究类型。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其具体内涵:


(1)从概念范畴上看,它是一种研究类型,或者称其为一种研究路径、研究模式。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它与实证性研究、诠释性研究相互区别,三种研究取向的本质不同更直观地体现在哲学基础、知识旨趣、逻辑结构等诸多方面。再进一步来看,批判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都属于规范研究,是与实证研究是相互区别的。


(2)从基本逻辑上看,它以自我反思为基础。批判性研究是为了实现批判性的自我反省,它是在与某一客体、人或社会状况的关系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批判性研究的逻辑基础就在于这种自我反思,这不同于以解释循环为基本逻辑的诠释性研究和以归纳、演绎为基本逻辑的实证性研究。


(3)从价值偏好上看,它以实现启蒙和解放为导向。批判性研究并非价值中立的,而是致力于实现个体的启蒙,解放导向是对批判理论本质特征的表述。它旨在让人们觉察到自己的虚假意识和虚假需求,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意识和真正需求,从而将人们从现实的压制中解放出来。因此,批判性研究体现的是人类的解放旨趣。


(4)从研究目的上看,它以改造社会现实为己任。批判性研究通过揭露“是什么”和“可能是什么”之间的矛盾,“给与人们关于其处境的可替代性知识,为其提供创造变革的手段”,进而实现改造社会之目的,它尤其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致力于减少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


(5)从研究议题上看,批判性研究包罗万象,十分广泛。批判性研究致力于揭露社会中各种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和心理的因素强加在人们身上的限制,更特别关注权力、统治和正义问题。因此,批判性研究的议题极其广泛,涵盖经济形式、意识形态、种族、性别、教育、宗教、话语等多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批判性研究的特点

虽然批判理论家在解放个体和释放个人潜能方面都享有共同的旨趣,但是很难用一些要素来总结批判理论的特点。尽管如此,费伊曾尝试对批判社会科学的特点进行归纳,他认为批判的社会科学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它承认社会科学中诠释性研究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它承认社会中的有些行为是人们在无法控制的社会状况下做出的,并且他们的行为不是基于其可以意识到的知识和选择;最后,它明确承认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结合费伊的讨论,同时也结合其他一些批判性研究成果,在遵循研究目的、过程、结果的基本逻辑下,我们认为,大致来看,批判性研究具有批判倾向、行动取向和结果导向三个典型特点。


1. 批判倾向

鲜明的批判倾向是批判性研究的首要特点。批判性研究不是价值无涉的,它经常基于鲜明的立场和目的,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的批判。因此,批判理论家认为,根本不存在“客观的科学”,它们所标榜的价值中立非但是不现实的,反倒巧妙地支持特权,形成压迫。马克思就曾指出,社会理论就“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罗伯特.B.登哈特也认为,社会理论的任务就是要揭露当前的假象,而这需要通过对行为的批判来实现。


2. 行动取向

批判性研究具有很强的行动取向。作为一种具有政治和道德倾向的行动型的研究路径,批判性研究格外关注社会上那些不和谐、令人担忧的方面,并力图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法,致力于对社会现实进行变革。诚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因此,批判理论家们认为,批判性研究必须赋予受压迫者权力,并帮助他们推翻或克服这种压迫。


3. 结果导向

批判性研究尤其关注研究的结果。批判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启蒙、解放,改变社会现状,因此具有很强的结果导向。费伊就曾指出,对批判社会科学的评判标准就在于它满足人的需求和目的的程度[3]92,如果说实证性研究追求“解释”和“预测”,诠释性研究寻求“诠释”和“理解”,那么批判性研究就志在实现“启蒙”和“解放”。


四、批判性研究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适用范围

批判性研究的适用范围与其研究目的和具体任务密切相关。


就批判性研究目的而言,批判性研究旨在通过批判和揭露破除“虚假意识”和“虚假需求”,使人们能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意识”和“真正需求”,从而实现个体启蒙和解放,以改造社会现实,并逐渐消除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压迫和扭曲。“虚假意识”和“虚假需求”是批判性研究的两个关键概念。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曾指出,虚假需求就是“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一种社会的内容和功能,这种内容和功能是由个人控制不了的外部力量决定的”,而且,“这些需求的发展和满足也是受外界支配的(他治的)”。但是,虚假需求的出现是因为虚假意识的存在,而“虚假意识”是指人们误解了客观现实下他们真正的最佳利益,并采取了违背其真正利益的行动。从一种宽泛的意义上来看,批判性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揭露虚假意识和虚假需求,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启蒙和解放。


史蒂文·塞德曼则把批判性研究的目的转化成了更加具象化的几项任务。例如,他将批判理论家的任务概括成了三点:“弄清社会的构成性特征;揭示其社会世界观总是为一个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安排提供正当性的统治群体的存在;确定对推动社会变革有兴趣的社会行动者”。从此不难看出,批判性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很大程度上也 为其划定了适用范围。 


正如怀特所言,“当人们陷入对现实的误解,或当社会或组织的规范结构压制他们对自由和自主、增长与发展的需求时,最适于运用批判性研究”。这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了批判性研究的适用范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压制”既可以是现实可见的,也可以是主观感受到的。由于虚假意识的存在,这种“压制”在现实中常常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存在,并发挥作用。特别地,这种实质的压制还往往采取一种形式上合法、合理的手段和途径而存在。而且,也只有把“历史”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权力格局和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才会窥见这种压制的隐秘性和实在性。究其根源,不仅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倾向于形成统治、等级和服从权威,且由此形成的支配和控制关系会进一步促进虚假意识的形成;而且,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实践和正式结构等,也常常习惯于维持财富和权力的优先分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常常形成了系统性的压迫和扭曲,绝非偶然性因素所致。


(二)适用条件

在明确了研究范围的情况下,对一项具体研究而言,如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图 1),研究者就宜采用批判性研究路径。


1.由于虚假意识的存在导致个体的行为有悖自身利益

批判性研究所适用的首要现实条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社会成员的行为有悖于自身的最佳利益,却由于虚假意识的存在而浑然不知。这既是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客观情景,也是进行批判性研究的“靶子”。


2.虚假意识和需求形成于社会或组织对个体的压迫

批判性研究所适用的第二个现实条件是:虽然个体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意料之外的后果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3]94,但是个体却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是受制于自身无法掌控的社会状况,也没有意识到其行为是在一种压迫性的社会和组织中形成的虚假意识和虚假需求下展开的,而且这种压迫不仅是结构性的、关系性的,也是深层次的、隐蔽的。总之,现实压迫背后的社会结构和关系是批判性研究的“靶心”,也是批判理论家要重点批判、揭露,并期望从根本上予以改变的。


3.研究者察觉到这种压迫并力图揭露假象和改变现状

批判性研究所适用的第三个现实条件是:研究者不仅洞察到了这种压迫的存在,并基于特定价值取向(如公平、平等、公正等),试图批判和揭露这种假象,从而力图将被压迫者从虚假意识中解放出来。可见,批判性研究也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息息相关,尤其与研究者的洞察力、价值观及其研究立场和目的有关。


五、批判性研究的分类

正如戈姆所言,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所有对社会事务持批判立场的研究都可以被称之为批判性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判种族主义等多种类型。特纳曾将广义的批判理论划分为早期批判理论(主要指马克思主义中的批判传统)、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四种类型。不难看出,特纳在该书中更侧重于从社会学理论结构的视角来看待批判理论,并将先后出现的具有批判色彩的相关理论都纳入了批判理论的范畴。但是,本书更加侧重从研究方法的视角来看待批判研究,所以特纳将按照时间先后出现顺序而进行的类型划分在此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完全适用。可是,即便如此,从这样的分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批判理论具有不同的方法取向。例如,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研究更倾向于经济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等;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研究则更倾向于意识形态、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批判;同时,之后的批判性研究则更具有了具体的批判指向,例如,后现代主义理论更倾向于对现代和现代性的批判,女性主义更倾向于从性别角度的批判,而批判种族主义则更倾向于从种族角度的批判,如此等等。总之,这样的类型划分,对我们理解不同取向的批判性研究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对批判性研究进行划分的方法呢?事实上,作为本身只是一种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研究,如果我们放弃从抽象或较一般层面上对其进行方法性划分的诉求,转而从融合了批判性研究的更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入手,则可以把当前一些比较重要的、具有批判特质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列举归纳,并可将其看作是权宜性的或实操性的批判性研究的方法分类(事实上,前面提到的戈姆就是这么做的)。虽然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这些所谓的类型也只是一些典型的具体性批判性研究方法,这样的所谓“分类”既不具备要求形成整个批判性研究整体的“完备性”标准,也并不满足这些方法之间必须互不交叉和重叠的“独立性”或“互斥性”基本标准。如此,为了帮助读者或研究者能对批判性研究有更为系统的了解,我们也将目前比较常见的一些具有批判特征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批判话语分析/批判语言学、批判民族志、批判诠释学、批判种族主义、女性主义批判等)简单归纳在了表 2 当中。


六、研究设计与操作流程

(一)研究设计

批判性研究设计遵循一种循环的模式,而非简单的线性模式。本杰明.F.克拉布特里和威廉·L.米勒对批判性研究模式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基于哈贝马斯对社会科学研究中三种研究取向的区分,他们认为三种范式下的研究模式大不相同,而批判取向的研究设计遵循批判/生态探究模式。我们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1. 经验

人的“经验”是历史塑造的产物,也不乏受到虚假意识的控制。一方面,经验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要素共同塑造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虚假意识的存在,使本身具有压迫性的社会关系和结构也具有了某种正当性和合理性,更使这种实在的压迫变得十分隐蔽和难以察觉。因此,要设计批判性研究,首先就必须对这一“经验”进行深刻体察。


2. 发明

发明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分析过程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对历史材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除了使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之外,溯因推理也是批判理论家常用的分析工具。它从某一潜在的规则开始尝试,探究从这一规则中可能会产生什么,通过将各种想法和观察结果置于不同的替代性框架中进行检视,以评估多个框架的有效性[41]101。除此之外,博克斯还指出,批判性研究下的社会理论旨在确认“是什么”和“可能是什么”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而提出改造现实的替代性方案。


3. 发现

批判理论家需要发现压迫的根源,尤其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权力结构、关系和制度。人类社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经济关系、权力格局、文化传统、交往方式,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意识和行为选择,且这种影响或公开,或隐蔽,都会在无形之中服务于并支持着现存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但是,在此情况下,社会中的成员却不仅会采取有悖自己利益的行动却不知不觉,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常常会把这一切都视为合法、合情、合理的,却不知自己的种种处境实际是由历史造就的。总之,只有发现了更深层次、更隐蔽的根源,才能消除压迫。


4. 诠释

批判性研究需要通过诠释来理解社会成员的行为,尤其是他们的行为为什么会有悖于自己的利益。批判性社会科学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接纳了“诠释”在其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批判理论家希望通过研究揭露造成这种压迫的社会体制,尤其是各种有意或无意维持这种体制的权力格局及各种手段(如语言、文化、种族、性别等)。诠释就是为了理解特定行动的意义,包括对现象的社会情景和现象与社会情景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诠释实现在社会情景下对个体行为意义的理解,尤其是在特定权力格局及手段下社会成员的行为,更有利于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真正根源。


5. 理解

批判性研究旨在破除虚假意识,达成真实意识,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其历史角色,而非安于现实权力安排和历史文化下的角色定位。而且,人们也要在形成的新的理解的基础上去采取行动和改变现实,并通过这种启蒙的过程实现对个体和社会的改变。总之,批判性研究所要实现的解放就建立在这种新的理解之上,也只有实现了这一理解,才能实现批判性研究的目的。当然,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种周而复始的动态循环中不断地达成新的理解。


总之,批判性研究设计力图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发明、发现、诠释形成新的理解,继而成为新的经验。并力图通过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不断地破除虚假意识,解放整体意识(图 2)。


本·阿格认为,批判性研究的特性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他认为批判性研究改变了人们写作和阅读的方式,这主要涉及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一个是实质意义上的,运用批判性研究形成了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成果,这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话语、社会控制、社会运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约翰·克里斯韦尔也认为,这两个特点正是批判性研究设计的两大特点,是“解放”旨趣在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呈现。


(二)操作流程

虽然倡导批判性研究的学者对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提出了很多批评,但是他们自身在方法论上也没有太多建设性建议。纽曼就指出,批判性研究与其他研究类型的差异并非是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技术,更多的是在于他们如何切入研究问题,如何进行探究以及他们的研究目的。也就是说,批判性研究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批判特质,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新视角、新维度,而非研究方法、实施技术和操作流程上的革新。


因此,也可以说,批判性研究还没有专属于这种研究路径的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技术和分析程序,它还仅仅是将经验资料的收集和批判性研究的哲学和理论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而已。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认为,大多数的批判性研究也大致具有如下所说的一些流程或程序。


1. 回顾历史

要揭露虚假意识需要回溯历史。历史的意义是它是一种人们在“客观”条件的知识中试图赋予其意志和意识的意义。这里,无论是真实的意识还是虚假的意识,都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只有将其还原到历史情景中才能甄别和判断其真实与虚假。因此,批判性研究十分重视对历史材料的解读,以便发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各种压迫,这就使得历史回顾不无必要。


2. 历史阐述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描述和揭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隐秘的、实在的压迫,这个过程就是批判性研究中的历史阐述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侧重对各种实在的压迫进行现象呈现和事实陈述,刻画出社会中的个体或某些群体是如何在虚假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有悖于自身利益的行为,以及历史在塑造这种压迫性关系和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概言之,对于这种现实压迫,历史发展何以至此。


3. 设计

现实的压迫根源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和结构,批判性研究要揭露这种深层次的关系和结构,就要特定的视角(包括话语、文化、种族、性别等)、方法(批判话语分析、批判民族志等)与资料(文本、实物等)来实现,这个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与实证研究的设计类似,都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对方法和数据(资料)的高度重视,但不同的是,它不会涉及实证研究中通常需要重点探讨变量间关系以及如何控制各种变异,保证各种有效性。这里的设计的过程旨在通过特定的视角、方法和资料来实现批判、揭露,进而实现启蒙和解放的目的,它的有效性更多的是看其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4. 收集

在确定好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之后,就是资料和数据的收集。运用批判性研究路径的研究者需要对依赖历史数据得出的假设和方法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确定哪些东西被忽略了,以及哪些东西可能被曲解了,进而有效地揭露用以支持统治政权、霸权和权力结构的历史元叙事。批判性研究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识、对待“历史”需要采取极为审慎的态度。这就需要重新审视各种资料,尤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当然,这里的资料包括各种定性的和定量的资料。


5. 分析

在数据收集之后,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环节。在分析过程中,批判性研究不会排斥演绎、归纳逻辑,还会运用溯因推理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这里,不同于实证研究中通过模型建构、假设检验、因果推断等方法进行分析,批判性研究的分析过程注重逻辑自洽,注重价值目标上的合法性,甚至还重视想象力在分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地,批判性研究遵循一种循环的模式,这种分析过程可能是动态、演进的。


6. 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批判理论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推理形式得出结论,找到各种压迫存在的根源,揭示出其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同时,不止于对表象背后的深层的、隐蔽的社会关系和结构的揭露,批判性研究也在为改善历史提供可供选择和采取行动的替代性方案,以期改变社会现实。


7. 改善历史

批判性研究的目的在于解放整体意识,改造社会现实。其研究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就在于它对促进个体行动并改变其现实处境的能力,以此来实现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启蒙和解放,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改善历史。而这也深刻体现了批判性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行动性研究。


七、研究有效性和质量保证

不论采取何种研究路径/类型/模式,都必须符合该种研究路径的“质量标准”。在批判性研究中,从大的和广义的层面上来讲,仍然应该遵循效度和信度的基本指标,但这里所说的效度和信度的含义则不是和实证研究所强调的完全一致。例如,批判性研究虽然也应该强调构念效度,但其构念效度主要强调的是一个构念能够正确反应其所要表达、描述对象内容的程度,一般不特别强调其测量的精确性。同样的,批判性研究虽然也应该强调研究的内部效度,但这效度仅强调从特定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本身符合特定研究对象实际情况的程度,而不强调变量或构念间的精确因果关系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批判性研究的外部效度同样强调从特定研究对象得出的研究结论在其他研究对象的可信度,而不是从样本结论统计性地推断出总体结论的程度。


除了和一般研究相似的构念、内部和外部效度等评价维度外,批判性研究也还有基于其自身的哲学假设、原则以及如何做研究的立场等的其他一些质量要求。这些要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1)批判性研究要符合规范研究的基本要求。作为一种规范研究,批判性研究自然应该首先符合规范性研究大多数基本标准。例如,前提理论、逻辑推理的正确性、结构安排的合理性等。


(2)批判性研究要满足逻辑自洽性的形式要求。特别地,要避免逻辑不通、自相矛盾的现象。


(3)批判性研究要满足价值目标上的合法性这一实质性要求。批判性研究是价值关联的,要使得其价值理想和选择不仅符合人类真、善、美的基本要求,而且根植于社会生活,而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4)批判性研究要遵循平等对话和辩证互动的原则。平等对话就是要,研究者是否采取平等的态度,用自己对对方的尊重真诚和有效推理唤醒被研究者的真实意识;辩证互动,主要看研究者是否具有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在与被研究者的互动过程中,不断通过否定之否定把意识推向更高的层次,从而祛除虚假意识,获得真实意识。


(5)批判性研究还应具有促进人们行动并改变其自身处境的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类型,批判性研究的有效性也还体现在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与其他研究类型显著不同,在进行批判性研究时,研究者和行动者密切相关,且批判性研究的真理性也部分体现在行动者能行动改变他们现实处境的程度。只有当其理论解释有助于人们理解世界并采取行动改变世界时,它才称得上是正确的、有效的。批判性研究生成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其真理性和有效性,高质量的批判性研究就是通过研究本身成功地将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揭示出来,有效地消除被研究者的虚假意识并赋予他们权力和力量,进而有效地改善被研究者的现实处境。为此,我们需要了“在一种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批判和揭露,并在这个过程中与被研究者一起揭示历史的不公,从而使后者摆脱自己被强加的‘无知’和‘无力’感的”。故此,在批判性研究中,衡量研究质量的部分标准既不是证实,也不是证伪,而是体现在其消除参与者无知和误解的能力。


八、讨论

如前所述,批判性研究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处于边缘化地位,但是作为一种知识贡献的途经,这种研究路径不应被忽视和低估,本文尝试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框架来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我们认为,作为方法论或研究范式意义上的一种研究路径,就其发展前景而言,也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批判性研究的发展需要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作为一种相对“激进”的研究模式,批判性研究通常会对社会中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安排提出挑战,并且有可能因此引发或助推社会运动,因而具有变革社会现实的潜在可能性。例如,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相联系的工人运动、与女性批判主义相联系的女性主义运动等。换言之,批判性研究可能会生成“危险性的知识”,继而“可以倾覆秩序,也可能推翻真理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就不难理解,批判性研究的发展尤其需要在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上提供充分的自由度和包容性,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环境成为批判性研究的重要土壤,它们对批判精神、批判意识、批判思维、批判能力和批判方法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批判性研究发展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

 

(2)加强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联结,重视渐进、有限的社会建构。就目前批判性研究的发展现状而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学界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也是制约其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批评指出,尽管批判性研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变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上并未对社会现实产生直接的、根本的触动[6]145,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批判理论所蕴含的那种彻底的、极端的社会建构形式[50]465。因此,在不否定和放弃“总体性批判”的同时[51],也可适当考虑和运用一些具体的方法,从而为社会变革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进而实现渐进、有限的社会建构,以及建设性的社会变革,这可以视为弥合理论与实践鸿沟的策略性选择。

 

(3)重视批判性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实现方法多元化和规范化。科学的本质是方法,批判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知识的增长也得益于研究方法的进步,在实证性研究中,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多样的研究方法都趋向成熟和丰富。但是,目前在批判性研究中的方法不够丰富和规范,尤其缺乏大量的、有效的“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在批判性研究路径之下,推动具体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成为推动批判性研究发展的关键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按照实证性研究的规范和程序开展研究。这里的研究方法,既包括前文提及的各种具有批判特质的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完善,也包括新的方法的创新,如参与式研究即在具体方法上推动批判性研究发展的范例。


九、结语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多元化的研究取向,且不同的研究取向提供了观察、测度、解释和理解社会现实的不同路径。在社会科学领域,与人的旨趣和利益密切相关,存在实证性研究、批判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三种基本路径。同样,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也需要同时接纳这三种倾向的研究。不同研究取向在研究中实现着不同的功能,各有作用,缺一不可,并不存在谁可替代谁的问题。


但是,就目前而言,批判性研究面仍然面临着严重的身份危机,导致其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致使其对学科知识的增长贡献不足。在一种比较的视域下,本文探讨了批判性研究作为一种独立和独特的研究路径的可能性。紧接着,基于既有的研究成果,在文献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对批判性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包括批判性研究的定义和特点、适用范围与条件、类型划分、研究设计与操作流程、有效性和研究质量保证等内容。同时,也对批判性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探讨。希望能让读者和研究者对批判性研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也进一步引起学界对批判性研究的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更好地推进批判性研究的发展,实现其规范化、体系化。



责任编辑:陈泽瑗  

一审:陈翕  二审:肖伟林  终审:王智睿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相关阅读:

文明治理和治理文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方向

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危机与出路:恢复重建三十年后的反思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政治学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