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进扶贫·人物 | 新疆民进那些“访惠聚”驻村干部们

民进网 2021-06-20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用文字记录,用真情讲述。

今天民进扶贫故事的主人公,是来自民进新疆区委会机关的“访惠聚”驻村干部马江海、刘淑政、丁财山——

(编者注:“访惠聚”,全称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当前区情和形势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他们深怀为民初心,恪守为民之责,他们走村串巷,进群众门,说群众话,及时了解群众困难诉求,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真心融入群众,真情服务群众……



解困暖心的“贴心人”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马江海将这句话写在民情日记本上,也落实在驻村工作中。

2017年,马江海受区委会委派赶赴阿克苏柯坪县玉尔其乡阿拉玛工作队,在三年的驻村工作中,马江海坚持用真感情、好作风投入群众工作,围绕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等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以真情换取真心,和村民同吃同劳动,一起下地干活,结对子、学双语、交朋友。

六队的吾斯曼·沙迪木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生产生活上比较落后,院子围栏破旧不堪。马江海实地走访后,决定想办法帮他摆脱贫困。他组织动员小队长们帮助吾斯曼·沙迪木修建了崭新的围栏,春忙时帮助其干农活……在马江海的感召下,吾斯曼·沙迪木变得勤快了,与村民相处得也更加融洽了,有时还会主动帮助其他村民干这干那。吾斯曼·沙迪木说:“以前我不愿意干活,就随随便便得过日子,后来马江海他们来帮助我,令我非常感动,他的关心和帮助我不能辜负,我要努力劳动,争取早日摆脱贫穷,以后也能够帮助其他村民。”

群众工作在基层,一个好的干部就像一面旗帜,一个始终把群众的困难挂记在心上,时刻维护民族团结、心想群众的干部更是各族群众的贴心人。像马江海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用这种无私的帮扶行动,换来了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大好形势。



实干致富的“第一书记”


“钱已收到,我们会在24个小时之内发货,放心。”和民进新疆区委会派驻莎车县恰尔巴格乡米韦果勒村任第一书记的刘淑政聊天时,不断有客户打电话给他,询问发货情况。

刘淑政开心地说:“自从10月初我在民进新疆区委会的同事和民进中央的同志们的帮助下,办起这个名为‘民进新疆社会服务’的微店到现在,已为米韦果勒村的村民销售了20多吨核桃,且每公斤要比村民自行销售多2.5元。”这实实在在的收益,不仅让村民们对刘淑政这个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也让刘淑政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刘淑政与群众查看核桃


2017年底,面对党组织的召唤,刘淑政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条件艰苦的米韦果勒村担任第一书记。尽管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村里的情景还是让他感到意外。这个只有184户、741人的村子,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多达65户,共涉及224人,属于深度贫困村。

他深知,“第一书记”不只是一种称谓,更意味着挑战、付出、担当与责任。让村民尽快脱贫,是刘淑政最大的心愿。

在担任第一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和全村各级干部群策群力,筹建了合作社、组建了电商超市、建起了三个试验田,引导村民向科学技术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

刘淑政在不断深入走访村民和实地查看中发现,米韦果勒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林果业巴旦木、核桃、杏树、桃树,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不成规模,商品率较低,时值林果业成熟期,农民销路却很单一。刘淑政及时将掌握的情况告知了区委会,区委会以“暖心工程”为推手,建立了名为“民进新疆社会服务”的微商平台,充分发挥民进“服务就在身边,人人可以参与”的“微公益”特点,调动民进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力量,帮村民把红枣、核桃、巴达木卖到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

因为时间差,内地的客商经常在清晨四五点钟就开始发信息,要求定货,可刘淑政和同事们经常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有时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然而,每当想到客户的需求和村民的收入挂钩,他就会立即从被窝里爬起来,打开手机,一一回复。有谁能想到,那20多吨的核桃,是他和同事们在网上一斤一斤卖出去的。在农产品收获的季节里,他每天常常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只因心中的一个信念:跟上党中央的步伐,让村民脱贫过上好日子。



扶贫帮困的螺丝“丁”


干净利落的小平头,明朗真诚的笑容,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服务群众热情周到,这个让大人、孩子都喜欢的螺丝“丁”,就是民进新疆区委会驻柯坪县盖孜力克镇盖孜力克村工作队的队员丁财山。2018年驻村以来,他以钉钉子精神热心解民忧、实干助民富、真情促团结,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幸福路。

丁财山带领志愿队进村为民服务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才能以心换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丁财山这样说。 

刚驻村时,丁财山发现村里的一些路段没有路灯,村民晚上出行很不方便,他立即访遍全村,统计需要安装的路灯数量,并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汇报,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协调爱心企业捐赠了30盏太阳能路灯。丁财山又动员村里的青壮年参与到路灯安装中来,提高参与度,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丁叔叔,你终于回来啦!”刚休假回到村里的丁财山就被一群孩子围了起来。“叔叔给你们带了礼物,每个人都有哦。”为了帮助村里困难家庭的孩子,今年“六一”儿童节,丁财山利用休假时间,为村里的孩子们募集到200套校服,还有书包、儿童手表、学习用品等,看到孩子们收到礼物时开心的笑脸,丁财山心里也暖暖的。

驻村以来,丁财山多次组织爱心捐赠活动,募集儿童服装1280件、玩具20余件;募集资金6200元,资助村里的贫困大学生;先后自掏腰包3000余元,帮助困难群众……一桩桩一件件,让丁财山成了村民认可的暖心人。

丁财山与群众一起参与农忙


农忙时期,丁财山活跃在田间地头,带着志愿者帮助抢收庄稼;农闲时期,他摇身变为村里的文艺骨干,组织单位结亲干部与村民一起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驻村以来,在工作队的支持下,丁财山牵头组织民族团结联谊活动50余场次,大家在欢歌笑语中唠家常、叙情谊。

“小丁,你帮我看看我亲戚的病好了没?”“小丁,我给亲戚寄了两件衣服,你帮我转给她。”丁财山成了单位干部的“传声筒”,也成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钉钉子不是一锤就能钉好的,要一锤一锤接着敲,做群众工作也是一样。”丁财山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驻村路上,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民进新疆区委会驻村干部们用实际行动把使命和担当写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END—


来源: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作者系民进新疆区委会副主委孙钰华、机关干部张鑫,本文有删改。

点击了解更多民进扶贫故事

记得点赞分享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