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汉画像石,为什么值得看?

艺旅文化 艺旅文化 2024-07-03


汉朝,一个璀璨的时代。


作为继秦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顶峰,汉朝统治这片土地的时间虽然只有四百年。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四百年。今天,我们仍自称“汉人”且使用“汉字”,在56个民族中,“汉族”仍占据了绝大多数人口。



而有关汉的艺术,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上。


鲁迅曾经讲:“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历史学家翦伯赞也说,汉画像是“绣像的汉代史”。在这样一方小小的石块上,工匠们以石为材,以刀代笔,线条与光影交织,创造的却是一个无穷的宇宙


根据考古学家的统计,汉画像所能表现的图像世界极为广阔:上具天文,下至地理;


《车马出行》拓片

《马儿踢人》拓片


从远古神话,到历史故事;


《嫦娥奔月》拓片

《河伯出行》拓片,注意这里拉车的是“鱼”而不是马


从生活场景,到各方风物。


《弋射收获》拓片

《两吏骑马》拓片


汉画像几乎无所不包,它向我们敞开的,是一种史诗般的深远与广达,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深意,却是足以同任何一本艰深的史书相匹敌


面对汉画像,我们不能匆匆理解它,而应好好看看它,再看看它。




01

什么是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的出现,同墓葬有关。

而墓葬作为一种风俗的出现,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当时,百家争鸣不仅为中国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也为当时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突破,便是“人”的浮现。

湖北襄阳博物馆保存的战国时期的画像砖,已经可以看出汉画像石的雏形

在更为遥远的商周社会,超自然的、超社会的、至高无上的“天”是唯一的信仰,于是人们祈求于“天”,希望得到它的庇护。

这种想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被彻底扭转了——“抑天尙土”与“以人为本”成为了主流的思潮。在这种的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考量生与死的关系。

商周时期盛行的青铜艺术,也正是人们对于“天”的迷信和敬畏的体现。

于是,“墓”所能负载的含义,便从此不同了。在秦朝时,人们已普遍相信,死亡并不意味着逝去,而是由此岸世界进入了另一个彼岸世界。

由此,本身即象征着一种由生到死过渡,它搭建的是通达两个世界的桥梁,而墓室的建造,就必须“事死如生”。这种想法到秦始皇那里,创造出了兵马俑这样的世界奇迹。流传到了汉代,便成了人人都所需的“厚葬”风俗。

兵马俑,可以说是“事死如生”观念最极致的体现。图:星球研究所

既是厚葬,便少不了装饰。在两汉时期,一种流行的墓室装饰常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墓主人生前所用的各种器具,例如各类陶器、铜器和壶具,这种风俗发展到后来,连墓主人生前所居的楼阁、仓房、灶台都要一一雕刻进去;

汉画像石中所绘制的三层楼阁

二是墓主人将要去往的极乐世界。这时,便要雕刻辟邪瑞兽、各种神灵和历史传说(一般都只会雕刻某一副特定的画面),更为阔气一点的,还会做成“连环画”的形式,把一个故事从头到尾完整刻完。

《荆轲刺秦王》的拓片,工匠选择了最精彩的瞬间来表现这个故事

那么,什么样的载体,才能兼具如此丰富的装饰功能呢?汉画像石,便在此时出现了。

沂南汉墓的原址,可以清楚的看到汉画像石

从一开始,汉画像石便是被广泛用于墓葬或建筑物的装饰。其形制均以素面为造型特色,而画面的构成则是以图像为主,兼具文字作为组合。而后,由于原材料的抗磨损性,汉画像石便逐步在丧葬礼俗文化上具备了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汉画像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渐渐发展成为全社会都共同使用的墓葬物品。

与汉画像石同时期出现的还有汉画像砖,两者的造型和用途极为相似,却也有所区分。和画像砖相比,画像石的用途非常明确:它是被用于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图: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



02

汉画像石的流行简史


汉画像石的流行,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昭、宣时期。这一时期的汉画像石只在小规模的区域中流行,无论是雕刻技法亦或是雕刻的图案都相对简单。

山东沂水鲍宅山凤凰刻石雕造于昭、宣时期,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作品
 
及至新莽时期,汉画像石的发展迎来了全盛期。此时,汉画像石在数量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的峰值。雕刻的题材逐渐丰富,以至于可包罗万象。在造型与雕刻手法上也越发考究,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的艺术风格。

造于东汉时期的山东嘉祥祠堂画像石题记,可以明显看到雕刻技法的成熟

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而天下一分为三,此时的汉画像石虽仍旧大范围盛行却稍显颓势。等到隋唐时期,汉画像石已逐步衰落,勉强延续到宋金时期后,汉画像石彻底从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
 
汉画像石的流行与衰落,正好同汉朝的兴衰是相吻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画像石不仅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它同时也记录着一个帝国的崛起与没落:金戈铁马,王朝往事,春起与秋落之间,是一个时代将自己的缩影印刻在了这些石头上面。

汉画像石在我国的出土,可被大致分为五个区域:第一分布区是由山东省全境、江苏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东南部组成的广大区域。这个地域所发现的汉画像石数量占全国汉画像石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第二分布区是以南阳市为中心的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北部地区。这里汉画像石的出现时间可以早到西汉中晚期之交,是汉画像石的最重要的发祥地;第三分布区是陕西省北部和山西省西部地区;第四分布区是四川省和云南省北部地区;第五分布区则是河南省洛阳市周围地区。

汉画像石在某些时期流行某些区域,分布极不平衡,这里参照的是信立祥在《汉画像石综合研究》一书中的分类:按其分布的密集程度,把汉画像石划分为了五个不同的区域

这五大区域看似各自独立而互不联系,实际上却颇有深意。汉画像石既是汉代厚葬风俗的产物,这便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生产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两汉时期,位居黄河流域的鲁、豫、陕及四川地区拥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丰裕的物质财富为汉画像石的流行打下了基础。

四川省地形图。川蜀地区蕴藏石灰岩、砂岩山体周边,这也是汉画像石能在这里大量被生产的原因之一

除去这四省之外,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地区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河南省南阳地区则是汉武帝刘秀的故乡。而这两位皇帝,均是在汉朝历史上留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一位是开国皇帝,从此拉开了汉的序幕,而另一位则带来了光武中兴,将汉的寿命延长了百年。

徐州的汉楚王陵墓群遗址。刘邦称帝后,徐州成为了重要的宝地,这里曾埋葬有十三位楚王和五位彭城王

可以说,如今我们去发掘这些汉画像石,仍旧能够窥见它同那个王朝之间的密切联系汉画像石的地理分布,严格地遵从着汉朝的辐射和影响力,而具体到汉画像石本身,这一点也是尤为突出的。



03

汉代人的想象力

三幅南阳汉画像石拓片,南阳汉画的特点是“寓刚健于婀娜,行劲遒于婉媚”。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民艺学家张道一对于中国的美术系统曾有一个总结,“中国美术的传统有两个系统,一个是统治者的、贵族的;另一个是庶民的、奴隶的。”从古至今,统治者的、贵族的美术系统总是得以延续,并形成由上至下的巨大影响。

而汉画像石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两汉时期最为盛行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是少有的由下往上,从平民影响至宫廷的民间美术。而这一点,也为汉画像石这一艺术体系,带来了独有的活力。

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画像》,是典型的佛教题材

从用途上来看,汉画像石是墓葬装饰,因此其本质是一种祭祀性的丧葬艺术。但是,汉画像石可表现的内容却是情绪丰富的。

根据考古学家的总结,汉画像石上雕刻的图案可分为两类:一是画像类,包括历史传说、辟邪瑞兽、神话故事、市井生活,到南北朝后,佛教题材也出现了;

另一类是花纹形,有植物纹、云气纹等,在汉之后又出现有火焰纹、几何纹、宝相花纹等。
汉画像石中不同的龙纹

汉画像石的雕刻手法也很多样,既有深剔地平面刻,也有浅剔地平面刻、既有阳线刻,也有阴线刻.....“阴”和“阳”、“深”和“浅”两种看似矛盾的手法,却能在拓片上形成剪影的效果,干净利落,却也醒目明快。

因此,当我们去博物馆里看一块汉画像石时,既要看它的线条,也要看它的图像。

比如汉画像石中最常出现的一种图案类型:伏羲和女娲、雷公和电母。它们都属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而我们首先就注意到,伏羲总是和女娲一起出现,雷公总是和电母一起出现,也就是说,汉人都将他们塑造成了对偶神。

这就反映出一种强烈的世俗性特征,而汉人绘制他们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将其视为繁衍子孙的象征。
 
《伏羲和女娲》拓片
《雷公电母祈雨》拓片

又比如,著名的南阳汉画像石,它的一大特征,便是喜欢结合写实与夸张的手法,线条粗放豪迈,却也浑朴古拙,颇有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味道。

在内容题材上,南阳汉画像石保留了大量先秦流传到汉代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的直观呈现可以对应到史料记载,二者相互佐证

《许阿瞿画像石》拓片

如“楚汉相争”期间的“鸿门宴”题材,便在南阳市郊有出土,该画像石为东汉所制,右一持剑而坐者为项羽,与项羽相对而坐者为刘邦,左边三人为侍者,中间舞剑者为项庄,展现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一幕。


04

汉画像石,去哪里看?

一般来说,在汉画像石集中大量出土的区域,都会设有专门的汉画像石馆,比较大的博物馆,也会有一些汉画像石展厅。


还有一些汉画像石并没有进入博物馆,还在原地展陈。比较值得看的汉画像石大多已经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虽说在艺术风格上,汉画像石是共性大于特性的作品,但不同地区的汉画像石受制于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也常常一份自己独特的韵味。

若是想要感受这份时光存留的浪漫,不如找机会启程,去看看这些藏着大汉风华的画像石吧。

参考文献:
1,《汉画像砖、画像石艺术的历史寻迹与研究理路》夏燕靖
2,《论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朱存明
3,《汉画像的伦理文化及时代美学价值》贾雨田,付小玲
4,《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思考》张子中
5,《关于汉画像石产生背景与艺术功能思考》蒋英炬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艺旅文化 荷包蛋君
设计丨霂白、菠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旅 百 科

(点击文字,查看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晋南&晋东南晋中晋北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文旅口袋书
石窟 石窟入门宝典石窟入门宝典2.0中国石窟甘肃石窟杭州石窟天龙山石窟克孜尔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彩塑 莫高窟285窟敦煌彩塑麦积山彩塑山西彩塑 
壁画 敦煌壁画北朝壁画辽墓壁画十大必看壁画
佛教艺术 佛首识别指南寺庙参观指南水月观音
约会博物馆
合集 专题博物馆小众博物馆私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宫殿博物馆遗址博物馆高颜值博物馆十大必打卡博物馆自然科技博物馆吃喝玩乐博物馆|江苏一级博物馆
专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山西青铜器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上博噩国青铜器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