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倍“病退”,中美关系已跌冰点,中日关系又遭遇最大变数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谷趋势 Author 智谷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

ID l zgtrend

作者 l 逍道一








国际时势乌云不散。



昨天上午,中美高层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通了电话。



这次通话原本是定在两周前,结果毫无预警突然延迟,给会议陡添几缕不确定的色彩。



安倍辞职!



日本在任最久首相闪电“病退”的消息不仅波及日本,连隔海相望的中国都能闻到一丝不祥的气息。



美日同盟短期内牢不可破,日本依旧会追随与屈从。眼下中美关系正朝着冰点急冲,好难!



安倍在任时,尚能凭借高超娴熟的外交技巧,来维系脆弱的平衡。新首相无论是谁,中日关系都将经受大考。







如果不是新冠疫情捣乱,今年日本樱花的绚烂怒放,本来将迎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盛大回访。



之所以说是回访,是因为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曾于2018年10月24日、2019年12月23日密集访华。所谓来而不往非君子也。



与这样密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日在政治方面经历了长期的冰冻。



不然安倍不会在访华前发这样的感慨:“羽田机场的蓝天,已经有七年没正式访问中国了”……



安倍之所以重视,一大原因是在振兴日本计划中,出现了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变量——来自中国的强大购买力。



2013年,安倍推出“观光立国”政策,计划于2020年达到2000万外国访客目标,不料4年不到就完成了,其中中国人贡献了1/4。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自中日关系2015年逐渐回暖以来,安倍就再没去过靖国神社了。



作为政治家,安倍不只对中国客气。他那隐忍甚至略带卑微的感觉,是大国外交中的常规动作。



面对特朗普的魔鬼握手,安倍忍了。



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会晤沙皇普京的安倍因为迟到,是一路小跑着进的场。



礼数是有目的的。安倍的谦卑甚至丢脸,意在为日本争取一个相对温和的国际环境,以贯彻自己的安倍经济学。



事实上,安倍在第二个任期的近8年,一扫日本“失去二十年”的社会情绪阴霾,创造了日本战后最稳定经济上行周期。



他更大的野心是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修改和平宪法,赋予自卫队军队之名等。而这样的“修宪”运动,需要更加柔和的外部环境,和更加圆润的政治手腕。



因为这样很容易被解读为复活军国主义,不仅中国、韩国等国不会接受的,连美国也难以允许。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并非在顺风顺水之后才动了心思,其实人家心里一直是那个“有理想的少年”。



早在2006年,安倍竞选自民党总干事前发表了第一本政治自述《致美丽的国家》,赤裸裸表明野望,要让日本成为“正常国家”。



当年9月26日,安倍当选首相,成为首位战后出生、战后最年轻的首相。



岂料上任没多久,安倍就因为靖国神社,堵死了中日关系改善之门。



年轻气盛的安倍在外交上横冲直撞,把能得罪的国家都得罪完了。不出意外,安倍不到一年就黯然下台。也就是那时开始,他深刻反思、痛定思痛,才有了第二个任期的老练修为。







谁是安倍的继任者,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却不是最本质的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新首相会延续安倍第二个任期的稳重,还是重陷安倍第二任期前日本首相的“走马灯”困局?



稳定的首相能让日本趋近“正常国家”之梦,这固然值得中国警惕。但历史经验同样表明,日本首相频繁更迭时,中国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日本首相频繁更迭只是表象。事实上,首相及其内阁并非政策制定的最高权威,他们更接近于协调、平衡和发号施令的角色。



历史上类似于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这样的强势首相,背后真正赋予他们权威的,实际上是强势的党内派系地位。而自民党本身,形态上更接近一个派系大联盟。



这样的权力结构最终服务于包括自民党政治家、官僚、财阀三方势力的利益集团。



三角联盟虽充斥腐败,却能为经济社会变化提供稳定的政策框架,最大限度弱化了周期性选举带来的短期扰乱。



进入21世纪后,那个以特立独行著称的小泉向官僚开刀,启用大量素人和年轻政治家限制官僚。尔后安倍更进一步,用尽一切办法,聚集更多大权。



除了安倍,日本近几十年的数位短命首相们,无不是党派内部派系势力没摆平,才难逃黯然下课的命运。







不过美国乐见这样的局面,弱势首相更方便自己指手画脚。只要美国保证对日本的威慑力,让其给中国制造麻烦,美国毫不在意其首相长命or短命。



这也指向了中日关系的结构性问题。



尽管中国高层一直用极大的智慧与诚意,保持与日本高层的沟通;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也对日本文化与生活方式怀着憧憬与向往,赴日游客数屡创新高。


(安倍任内中国访日游客数,数据来源: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



但都没有碰过这个结构性问题,更谈不上解决——



二战以后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和安全结构都是基于美国主导、日本等国积极配合的秩序安排。



这种安排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为“美国治下的和平”。典故源于“罗马治下的和平”,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元首制度建立后,一直到公元2世纪,再没有陷入战争。



但这种安排有个非常大的缺陷,美国的存在使东亚、东南亚地区缺乏内部深度融合的可能性。



哪怕是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之间,哪怕彼此是“青山一道同云雨”的近邻,都没法自己作主,还要看太平洋对面的脸色。



日本虽有意在东亚奉行更独立自主的外交,但一切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依旧是美日同盟。



此外,随着近年中国崛起,日本精英内部产生了矛盾心理:一方面,充分受惠于中日日趋紧密的经贸关系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希望遏制中国的脚步,不惜拉美国入局。美国也非常乐意当日本的“坚实后盾”。



中国这边,为推动东亚、东南亚内部融合,拿出了十足诚意。在美国“重返亚太”之前,东亚一体化进程本来相当顺利。但随着美国插手,日本心领神会,立刻跟进、推波助澜,这必然给中日关系蒙上阴影。



不过基辛格早就说过:日本总是会仔细、冷静、不动声色地评估各国物质和心理力量的对比,充分考虑中国的崛起和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以及这一切对日本安全的影响。它将审视与美国盟国关系的得失,以及这一同盟关系为推动双方广泛的共同利益所起的重要作用。



日本将着眼于三个选项:

继续依赖与美国的盟国关系

适应中国的崛起

采取更加自主的外交政策



以上三项的权重变化,取决于日本对全球力量均势的估计,而不是美国向其做出的形式上的保证。







由于种种原因,中日关系比中美关系形式上更复杂。不像中美关系属于长期蜜月(中间有几次小波折)后的断崖下跌,中日关系属于“缓和-紧张-缓和-紧张-缓和”的周期循环。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先后签了4份政治文件。即: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98年《中日面向21世纪致力于和平与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2008年《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巧合的是,这4份文件分别依次签署于中国前4代领导集体的任内。遗憾的是,哪怕有第5份文件,安倍也无缘见证历史了。



不过如果中日真能找到长期共同利益、共同的关切点,那么有没有第5份文件,反倒不那么要紧。



这两年中美关系急转直下,但尚未到剑拔弩张的地步,加上安倍高超的外交平衡术,所以日本在两不得罪的情况下,还能埋头做生意。



很难要求新首相有安倍这样的城府,hold住场面。如果新首相顶不住美国指手画脚的压力,或是向美国献殷勤过于明显,抑或中美到了摊牌那一步,日本短期内绝对会跟着美国走,中国是否做好了应对的策略?



现在又到了考验中国政治智慧的时候了。只是这么多年过去,这个看似熟悉的邻居,我们了解得依旧不那么深入。



日本不只是抗日神剧中的残暴,不只是菊与刀,不只是动漫数码,也不只是这几年赴日游客眼里的简单美好。



好在再冰冷的政治,背后依旧是人心。



“令和”年号公布之前,呼声最高的是“安”与“和”。恰似日本小说家井上靖笔下:沉静的

眼,平和的心。除此之外,世上还有什么更宝贵?



中日关系的列车正驶向下一站,车窗外雨疏风骤。影响前行或脱轨的,不是外部天气,而是内部结构。



我们更期待延续中日交好。兴许你我的心意,就是列车的轨道。



参考资料:

《中日能接近到什么程度?中国最高领导人明年访日后揭晓》S博士,智谷趋势

《刚刚,安倍创造了历史!》DJ,掘金日本房产

《世界秩序》基辛格

《中日和解的缺失:一种地区安全结构的解释》胡令远&王高阳,东北亚论坛

《安倍意欲何为?——重建政治家主导的日本政治》程东金,文化纵横

《日本官僚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库浩辰,东亚评论

《车窗外风雨骤急,世界正驶向下一站》摩登中产



点击阅读 👇

种种信号表明:我们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微信公众号。《智谷趋势》:它为一个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 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为了能和你,没有失落与江湖的心酸




我的微信



我的备用号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