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担当 | 北京环卫集团:让首都更洁净

王琛琛 1039调查团 2024-02-08

炎夏日,他们无惧“烤”验,用辛勤和汗水扮靓城市;疫情突袭,他们主动担当,筑牢疫情防控环卫防线。作为首都的城市“美容师”,北京环卫集团战高温、抗疫情,用最质朴的职业精神,让城市更洁净更美丽。



无惧高温“烤”验


陈清华:“您好,麻烦您扫下码。”

市民:“里面有纸吗?“

陈清华:”有。您测下体温……”


公厕保洁员陈清华提醒市民扫码进入/记者拍摄


清晨6点半,北京环卫集团昌平有限公司公厕保洁员陈清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负责的兰各庄中街公厕位于昌平区一条商业街上,尽管人来人往,公厕内闻不到一点异味儿,从门把手到蹲坑,都可以说是一尘不染。


陈清华:“扶手、洗手盆、蹲坑、门把手整个都消杀一遍,清水再打扫。反正就来个人我们就清扫一次,来个人就清扫一次,死角都清理干净,手摸无尘,没有异味,窗户明净,蹲坑擦干净消毒,每天就重复做这些事。”


陈清华打扫公厕/记者拍摄


公厕保洁是个细致活儿,擦擦洗洗一直在重复。52岁的陈清华每天要工作到晚上9点,一天要抬几百次胳膊,弯几百次腰,很少有坐下休息的时间。问她累不累,她轻描淡写地说,习惯了,自己已经很幸运。


陈清华:“人多的时候一天得有七八百人,我们就是来一个消一次,来一个消一次。有时候下雨天,工作量也大,地下被踩得很脏,就得不停打扫。虽然干活累,但是我们在屋里有空调,环境还挺舒适的,比外边高温环境里工作的人员强多了。超过35度,单位还有专人给送绿豆汤。”


陈清华打扫公厕/记者拍摄


上午10点,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气温升到34度,地表温度已经超过40度。在昌平区太平庄中街,路面保洁员李德君正仔细清扫路边的树叶。


李德君:“每天8点半就基本上都扫完了,然后就是来回巡,捡白色垃圾。大垃圾、小垃圾、烟头、树叶啥的都得扫,只要是在我管的这段路面上的垃圾必须得扫。”


李德君在做路面保洁/记者拍摄

李德君捡拾白色垃圾/记者拍摄


高温天里,环卫人工室外作业避开10点半到中午2点的烈日暴晒时段,公司也发放了防暑降温饮料,清凉油、仁丹等药品。尽管还是上午,李德君额头上布满细细的汗珠,后背的衣服已经浸湿,他抹了把汗继续干。对做了10年环卫工作的他来说,夏天战高温早已习以为常。


李德君:“工作服回家一天一洗,一天得湿好几回,衣服后面都出白碱。高温没有办法,自己的任务得完成。实在觉得太热了就赶紧喝点藿香正气水,那个可管用了。还有仁丹、风油精,抹点就清凉。我们一般都是到没有人的地方把口罩摘了喝水,喝完回来继续干活。”


李德君在高温天气下作业/记者拍摄


中午11点,在东小口镇兰各庄村垃圾分类站,昌平公司第三清运中心司机张新峰正在把一桶桶来自附近村庄的垃圾装车。他一天要收运8吨垃圾到阿苏卫垃圾焚烧厂。一上午下来,N95口罩里全是汗,浅蓝色的工服一次次汗湿成深蓝色。


张新峰:“夏天天气热挺难熬,确实辛苦。我们观察天气预报,特别热的时候,做出时间段调整,趁着稍微凉快的时候赶紧去干。三十六七度的时候在车上有时候不敢吹空调,老是吹着一冷一热受不了,吹的胳膊都难受,但是我们也都习惯了。”


张新峰额头满是汗珠/记者拍摄

张新峰后背汗湿/记者拍摄


迎难而上战疫情


从小区到街道,从公厕到垃圾楼,清扫保洁、清除脏乱是环卫人员的工作日常。而面对突袭而来的疫情,他们毅然选择逆行而上,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在通州区一个垃圾清运点,清运司机孙伟华装好车,奔赴十几公里外的转运站。


孙伟华把垃圾装车/记者拍摄

孙伟华在路上/记者拍摄


作为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一名驾驶员,孙伟华刚从战疫情的闭环里出来没多久。今年4月,北京突发疫情,刚封闭完成冬奥会保障工作的他,主动加入公司成立的抗击疫情突击队。


孙伟华:“我整整一年多没回家了,今年1月份我进入冬奥闭环,结束时本来打算回去看看家人的,结果4月份又有疫情了,大家都报名了,我也没多想什么,主动找领导申请了报名。家里人也担心有风险,我在冬奥时候干过垃圾清运,也有防护方面的经验,对自己有信心,没什么可担心的。”


疫情期间的孙伟华/固废物流公司供图


抗击疫情突击队承担隔离点、封管控小区、大规模核酸检测点等全市488个点位产生的重点管控生活垃圾的清运工作。孙伟华的工作范围在怀柔和延庆,开着专用的冷藏车往返于重点管控区域和垃圾焚烧厂之间。他每天10多个小时不下车,回到驻地往往已是半夜。


孙伟华:“我们要求是全程闭环管理,从我们驻地出发上了车,一直到回到驻地,我们才能下车。在车上一直是二级防护,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护目镜,还有鞋套。为了不上厕所,我们在车上尽量少喝水,单位给配的餐包,有鸡蛋、火腿和奶,饿了可以吃一点。如果卸车排队时间长了,在车上也活动活动手和脚什么的。一天10多个小时下来,回到驻地时,腿一点都不听使唤了。”


孙伟华给车辆消杀/固废物流公司供图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孙伟华的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勒痕,胳膊、腿上也都捂出了痱子。这样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两个多月。今年冬奥会时,他也是顶风冒雪,前去延庆赛区清运重点管控生活垃圾,以出色的表现被评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


孙伟华:“能参与冬奥和疫情保障都是挺荣幸的事,能为北京市做出一份个人的微薄力量。其实清运重点管控生活垃圾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万一要是有一点疏忽,把疫情扩散出去了,这责任是很重的。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疫情风险变得更小,我们心里确实挺有成就感的。”


孙伟华出车前往封管控小区/固废物流公司供图


在这支抗击疫情突击队里,孙伟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永贺说,从4月23日到7月底,90多名清运司机,共清运7600多吨重点管控生活垃圾。


张永贺:“抗疫突击队在最高峰的时候,每天100多吨的运量。所有人员全封闭式隔离,吃喝拉撒都在隔离区,除了在这个区域生活以外,就是到车上去工作,这不是一个平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得了的。有的司机家里有人生病也是放弃了回家,这些人个个都是先锋。”


作业车辆前往作业点清运/固废物流公司供图

消杀重点管控垃圾/通州区城管委聂堂明拍摄


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后防线


如果说及时清运重点管控垃圾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那么处置这些垃圾就是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后防线。


近日,北京出现零星新冠肺炎感染者。在南六环附近的南宫焚烧厂,来自封管控小区、核酸检测点等处产生的重点管控生活垃圾被一车车运来,全副防护的卸料工人把车内装有垃圾的纸箱搬下来,通过传送带运到垃圾仓的卸料口再进行焚烧。卸料平台调度张永哲说,5月初疫情最严重时,每天要卸300多车。


张永哲:“因为我们还有进行其他生活垃圾的接收处置,就分开时间段,基本上那会儿我们就是早上10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左右来接收重点管控生活垃圾,那时候垃圾车多,都卸不完,所以就是分两班倒。一个箱子十几斤左右,每个人大约一天要搬1000多个箱子。他们有的卸完车回来不吃饭直接就睡了,都累得不想动了。”


卸料工人搬运重点管控垃圾/南宫焚烧厂供图

重点管控垃圾纸箱进入垃圾仓/记者拍摄


北京冬奥会期间,南宫焚烧厂被确定为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唯一指定处理设施。为了避免运输司机被交叉感染,北京环卫集团所属南宫生物质公司副总经理袁满昌主动扛下风险,安排20多名卸料工人闭环管理,搬运重点管控生活垃圾,阻断了病毒传播途径,垃圾处理成本也降了下来。


袁满昌:“如果让运输单位卸车,每辆车至少得跟一个装卸工,有的可能需要两个。咱们全市一共20多个运输单位,至少要多闭环200人到300人。而且装卸工这种闭环效率很低,卸车速度也慢,消杀也不见得很到位。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卸车和消杀的任务交给我们现场的工人,我们最多的时候闭环23个人。所有司机不用带装卸工了,你来了之后都不用下车,这样就完全杜绝人和人的交叉感染。”


排队等待进入焚烧厂的重点管控垃圾清运车/记者拍摄


冬奥之后还没来及好好歇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京城,袁满昌和同事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最高峰时,南宫焚烧厂日均焚烧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将近400吨。他设计打造了自动喷雾消毒车道,确保运输车辆消杀不留死角。


袁满昌:“一种就是车辆的车身消杀,有一个行车道,车辆过来之后就会喷雾,保证这个车的上下左右整个外观全部消杀完毕。然后进入到我们厂里的时候,我们在卸料平台上有消毒水鼓,是一个移动式的药箱,还有一个手持式的管儿,就跟洗车那个枪似的,卸车人员把这个拿过来之后,对着车子的各个部位喷,这样比肩背式的喷得远,不留死角。”


车辆通过自动喷雾消毒车道/记者拍摄

卸料工人对车身消毒/南宫焚烧厂供图


在焚烧时,由于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多是些防护服、口罩之类,重量较轻,且都用纸箱子包装,有时会卡在投料口,出现“架桥”现象。袁满昌通过多次摸索,对投料方式进行优化,最终从根本上消除了“架桥”隐患。


袁满昌:“箱子和箱子互相支着下不去了,这上边下不去,然后中间因为一直在焚烧,管道里边就空了。焚烧炉的高温烟气就会上返,就把架在投料口的箱子给引着了。等于它应该在炉子里着的,结果还没进炉子在口儿那就着了,这是相当危险的事。后来我们调整投料方式,从技术上想办法,保证底下那个料口不要空,最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垃圾焚烧投料/记者拍摄


从4月下旬疫情开始到5月中旬,全市所有的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全都由南宫焚烧厂接收处置。袁满昌和同事们一直连轴转,仅有的几天休息还是因为生病在医院治疗。他被评为北京市国资委系统2022年度“国企楷模·北京榜样”。如今疫情大为好转,他的心也踏实了许多。


袁满昌:“这些重点管控生活垃圾有可能来自于自己周围的小区,这个和咱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把这件事做好的话,实际等于也为整个北京市都做出了贡献。休息不休息,对我们不是什么特殊情况,其实我们垃圾处理这种单位是没有休息日的,24小时不间断,365天每天都一样,我们常年习惯这种工作方式。”


闭环管理的卸料工人/南宫焚烧厂供图


无论是在日常岗位上,还是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北京环卫集团始终践行国企担当,让首都因他们更洁净、更美丽。北京环卫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亮表示:


何亮:“‘十四五’时期,北京环卫集团将按照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标准,加快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高质量提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服务,支撑首都关键小事办好。还会加快开发智能清洁技术,支撑北京智慧城市建设,为清洁美丽北京贡献专业力量。”


记 者 | 王琛琛

编 辑 | 赵明聪

主 编 | 程    艳



推荐阅读

担当 | 北京地铁:人性化服务,智慧化赋能

7-31 推送

担当 | 京投公司:建设人民满意的轨道交通

7-30 推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担当 | 北京环卫集团:让首都更洁净

王琛琛 1039调查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