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员手记 | 贾一平 | 寻找谭嗣同的“魂”

贾一平 中国戏剧杂志 2024-03-25

2023年第10期 总第797期

2015年,国家话剧院要排《北京法源寺》这出戏,田沁鑫导演找到我,让我饰演谭嗣同。后来据她说,她在剧院上百号演员的照片中发现了我,觉得我跟一张旧照片上的谭嗣同的样子很像,因此让我跟《北京法源寺》与谭嗣同这个历史人物有了创作上的缘分。









第一次与“谭嗣同”交手

接到谭嗣同这个角色时,我的第一感觉是非常“熟悉”,因为从小就知道戊戌变法和戊戌六君子的故事,他是植根于我们中国文化里的英雄。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的形象就是他眼神坚定、英勇就义的场景。但是,当我冷静下来进入具体的创作时却迷茫了,因为这种气质和画面似乎是我所知的所有英雄人物都会有的。那么问题来了,我如何确定和区分我扮演的是谭嗣同而不是其他的英雄人物呢?“他”和“他们”的区别在哪儿?从我个人的创作经验来说,我会通过自己艺术的直觉激起我对人物的想象,但是显然这一次我的直觉遭遇了挑战,大脑里出现的这个形象是被多少年来的大众文学思维的惯性“绑架了”。如何重新建立人物形象的种子?这第一步应该朝哪个方向进行?经过反复思考,我想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建立起来。有了规定情境,人物的行动线就能显现出来。我想先从人物最重要的一个抉择入手,那就是谭嗣同为何选择“殉”,既然一起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都能临阵退缩与逃跑,为何他不跑?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他究竟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对“谭嗣同”的寻根之旅。




历史、大众、舞台,三个维度的“谭嗣同”

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我了解到谭嗣同当时的处境和戊戌变法时的政治背景,这使得谭嗣同的行动线清晰了。通过梳理谭嗣同与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以及夫人李闰的人物关系,谭嗣同在我脑海里也从一个“神”慢慢还原成了“人”,他的“烟火气”出现了。带着这个新的“人物种子”,我又回过头来阅读剧本,从而发现一个新的问题:真实历史里的谭嗣同和大众对谭嗣同的文学想象之间的差距竟如此之大!说白了,就是如果按照历史中的谭嗣同来演绎,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他们要看到的是那个他们脑海里的“英雄”,而不是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那么,我究竟要走哪条路呢?是尽力去还原一个历史人物,还是为了满足观众脱实向虚去塑造一个“概念化的人物”呢?我深知,演员在台上的每一个行动都是非常具体、有根的,因此表演一个“概念化的人物”绝对是灾难性的,是不可取的。经过反复思考、推敲,我认为还是应该回到“创造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这条表演的铁律上来。我认为,我要创造的是《北京法源寺》“这出戏”里的谭嗣同,既不是那个影视剧里的,也不是历史书中的谭嗣同。之后,我开始根据剧本逐场梳理谭嗣同的行动线。于是,我表演的方向基本确定,那就是在历史事实和大众想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创造一个与《北京法源寺》这出戏的风格以及立意表达相匹配的“舞台上的谭嗣同”。




“间离”更需要扎实的人物行动

田沁鑫导演对这出戏的编排用了很多“间离”的处理。人物时而在真实时空,时而跳出来面向观众说话,用灯光和音响划出多重空间。因此,对演员来说,面对这样的风格样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演员跳进跳出。例如,谭嗣同一出场就自报家门:“当修佛心,远离有形,我叫谭嗣同。”紧接着就是一段很长的自我介绍,把自己整个的经历说了一遍。显然,这些话是在跟观众交流,没有任何对手。这种形式让我一下子没有了心理基础。因为演员的创作基础就是行动,行动的三要素就是“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说回开场这段戏,我是要做什么呢?自我介绍吗?我为什么要自我介绍呢?我该怎么自我介绍呢?刚开始创作时,我一筹莫展,台词都有一种飘在天上的感觉,毫无动机。由于“行动”的不确定,我的台词只能死记硬背,而且完全记不住。随着演出的日期越来越近,我心急如焚。幸运的是,后面的几幕戏变得具体了,无论是光绪接见四章京还是六君子密谋,再到夜访法华寺,戏都很具体,行动很清晰。

于是,人物的各个侧面轮廓也慢慢清晰起来。跟梁启超结义法华寺,体现了谭嗣同是一个有担当的兄长;夜访法华寺,表现出谭嗣同的机智勇敢,舍生忘死;与妻子写家书,表现了他温情的一面。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信心,谭嗣同好像也悄悄地开始进入我的身体,使我在舞台上终于变得自由起来。随着排练的深入,我进一步细化表演,在剧情的跳进跳出时不让心理行动断掉。慢慢地,我找到一种介于跟对手和观众之间交流的特殊感觉。有些词虽然对着观众说,但心理的视像是具体的。比如,在念给妻子李闰的信时,舞台上并没有李闰,我是对着观众说的,但我心里的“视像”是很具体的李闰。又如,在跟梁启超法华寺结拜时,中间有一段介绍释迦牟尼的台词,“他是一个觉者、思想家、革命者……”我感觉自己介乎于跟梁启超、观众以及自己内心的释迦牟尼之间,既是给梁启超和观众介绍释迦牟尼,也透出对心中的佛祖的敬仰。由于内心“视像”具体了,行动和情感表达起来就自如多了,谭嗣同这个人物也开始与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动起来。

于是我认识到,无论一出戏剧的形式与风格如何,对演员来说,清晰的心理行动线是角色永远的“根”,也是演员在舞台上唯一依靠的手段。若没有了它,演员呈现的人物表演注定会虚空,甚至失败。

 



融众人之“面”的“牌位”

随着演出的临近,排练越来越紧张。此时,刚开始的那段自我介绍又把我难住了。由于这段戏是开场,剧情还没进入,实在不知怎么处理才好。最要命的是,似乎怎么说都过得去,但又谈不上好,因此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冒虚火”。有一次排练,我感觉累了,就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台词上,而是感觉走神儿地听对手说词。这时大和尚普净法师和小和尚的一段台词让我瞬间眼前一亮!大意是普净法师对小和尚说“我小的时候见过谭嗣同”。此时,我就在他俩身边插话问他:“哦?我见过你吗?”小和尚对普净说:“师父,谭嗣同在跟您说话呢!”这是一种幽默的间离效果,在排练场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自己通了!李敖先生的小说《北京法源寺》就是从地处北京西城牛街附近的这座唐代寺庙法源寺,引出戊戌变法的维新派人物。从整个戏的结构来说,这出戏就是发生在北京法源寺的环境内,由一个寺庙住持跟小和尚讲戊戌变法的故事。也就是说,随着师父的讲述,我们这些人物都出现在小和尚纯洁而逐渐激烈的想象中。这里面就有了一个写实和写意关系的表演处理,甚是高妙!这是中国式表演的一种极高境界:不求表面真实,但求精神真实。剧中,谭嗣同的一部分行为是小和尚脑海里想看到的发生在谭嗣同身上的故事。随着中国式写意精神的表演指引,演到真正的变法事件的时候,反而增强了谭嗣同这个人物的真实感受。这个剧中的英雄人物就在写意环境中逐渐呈现出家国情怀和大义人生。因此,我在演出谭嗣同的时候,借形还神,是演“精神”!

于是,我终于找到了谭嗣同这个人物的独一无二性。他既是历史舞台上的谭复生,也是上百年来老百姓印象中的伟岸英雄。他是存在于《北京法源寺》舞台上的那个小和尚头脑里的“完美”的谭嗣同,也是一位勘破生死、云淡风轻地故地重游的访客。是的,谭嗣同有着传颂后世的精神,我就演“精神”。

 



观众的泪水完成了人物的“魂”

经过紧张的排练,这部戏终于要见观众了。随着大幕拉开,谭嗣同从北京法源寺的上香人群中走到台前,当我站到话筒前滔滔不绝地讲起我的身世、我的主张时,观众们安静了。我在台上能清晰地感受到观众的呼吸,意识到观众已经随着我的叙述进入情境中了。很多时候,我会不自觉地跟着观众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节奏,观众也会根据演员的表达再次做出准确的反应。当演到紧张段落的时候,观众会为演员的处境屏住呼吸,这种气氛也会瞬间传递给演员。于是,演员会在高度理性的支配下,下意识地把戏朝着更吸引观众的方向发展……


    贾一平

在夜访法华寺那场戏最后结束时,我的舞台调度是在左边的台口,离观众很近。每当我喊出那句“我像一个女人一样深深地爱着大清”时,我能清晰地听到台下的观众在抽泣,是那种想大声哭出来却怕被旁人发觉的抽泣。每演到那一瞬间,我都能体会到作为一个演员的品格与价值,这种价值感只有通过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来获得,别无他法。反过来,角色也必须通过演员成功的塑造才能在观众心里种下自己的“魂”。我想这就是演员这个职业的“神圣”之处吧。

我所饰演的谭嗣同的“精神”是在观众的认可下完成的。演员创造的一切努力都是以这个目的为前提的,离开了观众,演员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用武之地。观众对演员创造出来的人物表示认可,就是演员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话剧院)

责任编辑 孙竹

设计制作 孙竹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