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观 | 四位市长眼中的高质量发展

2018-03-09 福里西 无氧 城市进化论

又是一年“两会”时。这一年,“高质量发展”是热词。当新时代的大门开启,所有人都向着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究竟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在普通群众眼中,高质量发展或许是“政风清廉,环境优美,百姓生活有更多盼头”;在创业者心中,高质量发展也许是把握政府鼓励支持大众创业的良好政策机遇,在事业上有更大作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高质量发展”。

图片出处:摄图网


当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徐立毅成为史上首个站上“代表通道”的市长时,“市长”代表、委员这一特殊群体,被给予了极高的期望。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用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的话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千条万条。但总有一条路径,适合这座城市。


作为一座城市的主政者,城市蓝图的实践人,他们会怎样看待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四位市长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眼中的“高质量”。

成都:空间布局+产业转型+新经济

图片来源:@智慧先生


全国两会期间,有媒体拿印着“撇脱”二字的牌子,请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举着照相。这缘于上月底,罗强在作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念出方言“撇脱”,意思是要让老百姓、企业办事更方便、简单、快捷。


“我自己一字一句读完了,最后加了’撇脱’二字进去,想让报告更接地气。”罗强表示。


当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都也提出“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罗强给出了三个步骤。首先是空间布局调整,其次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三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他特别强调,当成都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产业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的产业”,以这样的路径让产业完成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新动能的培育,成都有望在一些特色产业上发挥优势。


事实上,成都经济发展已经显现出高质量的势头。罗强给出了最新的数据,“今年1~2月,成都一般预算公共收入增长15.9%,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速度,税收占比超过70%,增幅更高,达到20.2%。这说明一批产业投下去,真是动能在转换,产业动能转换已经见到效果。”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新兴企业在成长,一批准独角兽企业被扶持。据了解,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产业,在成都已渐成气候。“这些项目几年后会见到好的效果。”罗强补充说,这些项目将通过科技优势,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位市长眼里,成都应该发展成什么样子?“安逸”一词成为他的回答,“成都就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幸福城市。用四川话说,大家都能感觉到这儿的’安逸’,就好了。”


成都已将今年定调为“全面落实年”。“目标、方案都有了,下面的关键就是怎样一步步落实、一条条落地,积小胜为大胜。通过发展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罗强说。

南京:创新驱动是必经之路

图片来源:摄图网


3月6日,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现场,“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热词。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有千条万条,但创新驱动是绕不开的第一条,是必由之路。”眼下,南京已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提上日程。


作为“一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将目光瞄准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创新型企业。据蓝绍敏介绍,南京已确定将在5年内增加对创新政策支持200亿元,其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在国家现有政策基础上,再给予最高10%的普惠奖励。”


“3个月时间,已有65家新型研究机构正式签约。”蓝绍敏介绍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占重要部分。这也是南京此前关于创新的“121”战略的重中之重。


蓝绍敏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现场再次提及该规划,并形成建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强调这种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要价值,在他看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早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彼此之间没有必然的界限。因此,仅关注“应用型科技成果”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蓝绍敏认为,“南京作为科教资源丰富的省会城市,需在科技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而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符合南京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的要求


与此同时,他还希望激发域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他希望南京能够先行先试,通过机制改革,让科技工作者感受到政府对其有“背靠背般的信任”。


蓝绍敏的期望是,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和创新合作模式、机制创新下,“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探索’南京样本’。”

苏州:实体经济提档升级,关系未来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苏州堵车,全球缺货”。现如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对其带来了更大压力。身为经济强省江苏的“领头羊”,苏州转型升级的需求尤为迫切。


在谈到苏州的高质量发展时,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李亚平用的词也是“义无反顾”。原因不言而喻,制造业是苏州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优势存在,实体经济能否实现提档升级,直接决定苏州未来的城市发展。


具体如何实现高位转型?“去产能”仅为其一个侧面。据李亚平介绍,苏州已瞄准新的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通过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规划,到2020年,“苏州将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0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分别达到5000亿元、20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


具体而言,李亚平介绍道,“我们将推进研发为产业、技术为产品的运营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施差别化税收、资源要素价格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发展。”


而作为2017年在全国外贸总额占比高达7.7%的城市,苏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亦将利用外向型经济优势。对李亚平而言,这可以是引进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他建议,在昆山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分会场,与上海主会场一起,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的现场发言中,李亚平提到三个转变——从“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变,从“苏州速度”向“苏州质量”转变,从“苏州产品”向“苏州品牌”转变。在他看来,这也是苏州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心,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具体路径。

三亚: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节点,三亚市将如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原来是看(发展得)快不快,现在是看好不好。”阿东首先给出了自己对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阿东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三亚将以旅游业为核心,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行业,并发展其他产业,“总的来说,就是以国际化为总抓手,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这座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议论与争议。海南团的开放日活动上,阿东不得不面对某些对三亚的负面评价。


既然要建设世界级的滨海旅游城市,如何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阿东用三个数字给出了回应——“1”,即打造一个旅游消费的接待中心;“2”,就是提供12301市旅游服务热线和12345市政府服务热线;“4”,就是做好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政府各部门及其相关的服务人员,做好预案工作,持续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治力度。


刚刚结束的2018年春节黄金周,因为返程出岛机票一票难求,关于三亚旅游环境的话题不断。


面对来自国内外四面八方的游客,航空保障能力仍然难以满足旅客需要,旅游旺季容易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阿东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当前,要进一步提升三亚凤凰机场航班容量;长远来看,则要加强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亚凤凰机场发展的瓶颈问题,包括本身机场的建设问题以及二期建设问题,同时要在海南岛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其他机场的吞吐能力,包括海口机场、博鳌机场,缓解三亚机场一票难求的情况。


文字 | 福里西 无氧

更多精彩内容:

带不走的,成都

两会观 | 为什么是杭州?

观潮 | 要跟京沪等量齐观的,不只广州还有成都

两会观 | 从方言看成都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安逸,还有撇脱

两会观 | 全国人大发言人新面孔张业遂:微笑中的大国自信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