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我们具备与死亡对话的能力了吗?

江瑛 法嘉LAWPLUS 2022-04-11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美国流感爆发,科比坠机,澳洲大火...2020年,庚子鼠年开年,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从未这样接近一个词:死亡


2020年,我们具备与死亡对话的能力了吗?


在非常抗疫时期,只要自己一发烧、咳嗽,或者周围人打个喷嚏,我们就莫名恐慌


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女儿望着窗外空荡荡的街道,问:“妈妈,现在出去玩是不是就会被这可恶的病毒杀死?” 待到临睡前,又不禁问:“妈妈,如果你死去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那你会在那里一直等着我吗?”


整个春节,有多少人是在这样的灵魂拷问和心灵煎熬下度过的?


生死,是我们所有人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孔子曾说:“不知生,焉知死”。告诫弟子多想想怎么活着,少关心死后如何。


而西方哲学却认为“未知死,焉知生“。学习如何面对死亡就是学会如何好好地活着。我深以为然。


01



死亡教育,实质上是一场关于生命的教育,也是一场关于幸福的教育。


关于死亡焦虑,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有两个著名观点


第一是『完全虚无的死亡』:伤害之所以被称为“伤害”,必定是能够感觉到的。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死亡没有到来,因此死亡不能伤害我们;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不存在,也就不能感觉到任何东西了,所以死亡也不能伤害我们。既然死亡不能造成任何伤害,我们为什么要惧怕死亡呢?


第二是 『对称的两极』:我们出生之前是什么状态,死后也会进入什么状态,没有什么来世。我们的存在只是一道短暂的光亮,夹在两片永恒的黑暗之间。这两头的黑暗其实并无差别,人们能平静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为何却不愿面对那日益临近的另一头?


(注:上述仅作理论介绍,不代表本文观点)


如果死亡本身并不需要害怕也不会造成伤害,那我们在害怕什么呢?


我们害怕死亡,可能是因为死亡其实有两个坏处


第一个:死亡不可预测。第二个:死亡会让我们再也享受不到生命的美好。


昆德拉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你丢了未来,而在于让你没了过去。此外,欧文•亚隆教授在其《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一书中认为,对死亡的恐惧也与人生虚度的感觉密切相关。我们越不觉得自己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就越为强烈。


02


既然生命有限,不应留有遗憾,那我们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呢?


耶鲁大学的谢利•卡根教授在他著名的公开课《哲学:死亡》中说:很多人的一生其实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两样东西——快乐和成就。但快乐和成就有时却无法兼得我们花费精力,努力追求伟大和成功,一旦失败了,或许就变得不快乐。


例如,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像Elon Musk那样改变世界,可又有多少人真正能成为他呢?但如果我们不去追求这些耀眼的成就,而是尽情享受平凡幸福的日子,或许我们又会失去所谓的“成功”。


现在很多的心灵鸡汤,心疼我们因努力了一辈子仍一无所成而失落迷茫,就想尽办法宽慰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享受生活,活在当下,读书旅行看电影,吃喝玩乐,仍能让自己的人生圆满和幸福。人只活一辈子,不要太苛刻自己,在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最好的,就是对生命的一种馈赠。


同时,无数的励志文章又不断鞭策我们:要努力,敢于追求,总有一天我们能实现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不应放弃追求,没有人能限制我们人生的高度,只要我们不要让心受限,一切都有可能。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呢?


或许我们可以两者兼顾。就像谢利•卡根教授所说,心中既存有一个长远的梦想,又不妨碍我们坚持做那些生活中让我们特别容易快乐的小事。这样,如果我们实现了梦想,人生不是平添了更多惊喜?即便没有达到目标,也不会失落,因为我们一直享受着沿途的风景和生活的小确幸。


03


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我们要仰望星空,追求所想,同时感受身边的美好与幸福。



回顾自己过往三十多年,在法律执业的同时,自己在生活中一直有意无意地坚持做着不起眼的“小事”:

自女儿出生5年来,坚持记录她成长的点滴并制作成册;

与先生相识8年来,坚持记录我俩每一次共同美好经历;

坚持写『给自己的一本书』,记录自己每天的感悟;

花一年时间学习喜欢的心理学;

花3年的时间学习自然导赏,野外观鸟;

背包徒步旅行,去深山“隐居”一段日子;

辞去安稳工作,去美国留学,实现年少时的心愿;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有了这样一种“生死观”,我们总想让自己每一天都“有用”,让活着有意义。虽然死亡虎视眈眈,但我们不应把它看作威胁,而应是一种鞭策,让自己更有紧迫感。


好友推荐我读《佛陀传》时,有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佛陀每晚临睡前都要把他的茶杯扣过来,做好明天可能醒不过来的准备。此后,我时时提醒自己:做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今日事,今日毕,时时体察自己的内心,不做违背心意之事。


正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光阴。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那普通的一句话或许是最后一句,那不经意的一面或许成了最后一面,那一次平常的挥别或许就再也不见。


04


2017年的动画电影《Coco》(中文译名:《寻梦环游记》)很好地向我们解释了死亡的意义,告诉我们,真正的死亡不是肉体寿命的终结;只有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你才真正地死去,与这个世界不再相关。

就像欧文•亚隆教授提出的“波动影响”,我们这一生,总在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他人,挚爱、朋友甚至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我们每发出一个声音,提出一个思想,产生一个行动,就是在向他人传递我们的影响。


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直到很远。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们激起的涟漪还在这人世间荡漾,还在我们挚爱亲人的心里流淌,我们或许仍然以另一种明亮和温暖的方式在这个世间活着。


2018年,我还在美国读书时,参加了墨西哥边境的国际难民志愿工作。当时边境时局动荡,流血冲突频频发生。


在2018年最后一天,我们来到孤儿难民营,在简陋的环境里,自制了一个简易生日蛋糕,给一位来自洪都拉斯的失去父母的男孩过生日。当点燃蜡烛,唱起生日歌时,我清晰地看到这个孩子的眼里有光。


或许,那一刻,我们在这个13岁男孩的心中激起了涟漪。


05


在这个不平凡的开年,我们正在经历着各种磨难。在生死面前,我们显得如此渺小。


那些战斗在一线保护着我们的“逆行者”们,他们不是天生不怕死,而是更懂得生命的珍贵。他们正在这人世间向我们传递着关怀、帮助和大爱,他们激荡起的涟漪必将永久地留存在我们的心里。


幸福是一朵三瓣花:有人可拥抱,有事可做,有所向往。


在这个庚子鼠年的初春,我们仍在抗击疫情和面对生死的春寒料峭中砥砺前行。但,只要们的内心足够温暖、光明,学会与死亡对话、正视死亡、向死而生,我们就无比坚信,这场战斗必将迎来春花烂漫之时。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作者简介

江瑛女士,北欧知名公司中国区管理层成员,法务总监。拥有十多年法律执业和外企法务管理经验,获中国和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华政法律硕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LL.M.,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热爱野外观鸟和自然教育。



*本文插图来源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如涉及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