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 | 邢金沙 | 梅花芬芳满香江

邢金沙 中国戏剧杂志 2024-03-25

编者按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立于1983年,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旨在推动舞台艺术的中心——演员表演艺术的发展,鼓励中青年演员的迅速成长。40年来,梅花奖已举办31届,共评出京剧、昆曲等65个戏曲剧种和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门类,涵盖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获奖演员726名,让人们看到了40年来戏剧舞台上的人才辈出!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文艺事业进一步大发展和大繁荣,我刊特为纪念“梅花奖”创办40周年开辟专栏,旨在探讨40年来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经验。希望在表演艺术家和理论评论家的联合把脉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继往开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国戏剧发展谱写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邢金沙

昆曲表演艺术家

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

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2023年,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代表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成就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40年间,在“梅花奖”的推动下,无数才华横溢、技艺精湛的优秀演员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艺术舞台,“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成为一代代戏剧人传承不绝的精神信念。

争取“梅花奖”是我的夙愿。它就像一根风筝线,牵引着暌违戏曲舞台的我,跋涉千里,念念不忘。终于,2009年在我的家乡杭州,我有幸与许多名家并肩,以一名昆曲演员的身份,成为这个荣誉殿堂中的一员。

14年后,也就是2023年,“梅花奖”首次在港澳两地设立终评分会场,我也第一次在自己的“主场”以“梅花奖”评委的身份履行弘扬传统戏曲的光荣责任。多年来,我见证了传统戏曲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也体会到了传承艺术薪火、推广戏曲文化的艰辛和不易。相信在国家日益重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的东风之下,幽幽梅花一定会在香江两岸持续盛放,历久弥香。


功在心,不在身

夜晚的维多利亚港霓虹闪烁,是香港这座繁华旖旎的国际都市最夺目的风景线,但对我来说,它更是一个大型户外练功场。完成在演艺学院一天的课程后,大多数夜晚,我都会绕着维港的海滨长廊自己跑圆场,有时还会一边跑一边和家人、朋友通话。

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1986年为与家庭团聚来到香港后,因为当地没有戏曲工作可以做,我进入无线电视台,成为一名配音演员。工作时间以外,我总会找个体育馆,或者直接在小区的停车场、户外露天场地练功。尽管离开了故土,进入了新的行业,但在浙江昆剧团学习昆曲的7年时光始终是我心头最珍贵、最难舍的情结。即使在配音的间隙,我也会在休息室里抓紧一切时间练习昆曲,又唱又做,搁腿打趱子。同事们看着我“很疯魔”,可我只是想着不能荒废了一身的功夫,辜负昔日师长的悉心培养和自己曾经的勤奋努力。

1983年演出《雷峰塔·断桥》


“金沙,如果你没有离开杭州,早就拿到‘梅花奖’了!”数不清多少次,我回杭州探亲时遇到剧团里的同学时,他们这样对我说。我常常回答,“也不一定啊,这些东西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嘛!”但若说内心没有一丝酸楚,肯定是假的。1978年进入“秀字辈”学员班,我是女生班长,是班里最勤奋刻苦的学生之一。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先要跑到黄龙洞的后山上喊嗓子。那时候大家都那么上进,只要在被窝里听到外面有人已经开始喊了,心里就想着“哎呀不能再睡了,太罪过了”。在一众闺门旦中间,我是唯一一个兼学刀马旦的演员,不仅天天手里拿着刀枪把子、马鞭、水袖、扇子和云帚练功,还常常往返上海跟随王芝泉老师学习。每个学年的汇报演出、参与全省戏曲评比的文武大戏,也从来少不了我的身影,在全国性奖项尚未设立之时,我就拿到了浙江省的优秀小百花奖、青年演员一等奖。

《牡丹亭·游园》

那一丝遗憾不甘的小火苗,随着时间燃烧得越来越旺。更重要的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传统戏曲逐渐受到重视,在这座摩登城市从事戏曲行业不再是空想和奢望。2006年,听闻香港演艺学院创立中国戏曲专业并对外招募教师,我下定了决心,离开“舒适区”,正式回归我的老本行。

真正让我走上争“梅”之路的,是2007年我们“秀”字辈老同学在西湖天地的一场聚会。那是一个烟雨朦胧的日子,我们坐在西湖边喝着龙井茶嗑着瓜子,家人孩子在另一桌玩玩闹闹。聊着聊着开始有同学站起来搁腿,我看到后立刻坐不住了,也跟着站起身,哼起马上要在香港演出的曲子。“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并不是说说而已,它是长期训练出来的肌肉记忆,是下意识的一个动作。这时一个同学说,“金沙,你应该去争‘梅花奖’,千万不要再错过45岁这最后一个机会了”。这句话就像当头一棒,让我开始真正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从一个人到一个剧团

与在专业院团工作的演员相比,我的争“梅”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孤军奋战,别人有一整个剧团人力物力的支持,而我只能事事亲力亲为,奔波于香港、杭州、北京、上海四地之间,一个人挑起一个剧团。如果没有师长、家人、朋友的倾力相助,是不可能做到的。

从我决定自费报名参加“梅花奖”评选之后,学院帮我调整了课时安排,让我尽量抽出时间去排练,我的“娘家”浙江省昆剧团也为我提供了演出的班底和乐队。剧目方面,本来我报名了三出文戏,没有选武戏是怕没有把握会出手失误。但王芝泉老师说,不用担心,你的幼功好,艺术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更加内敛深厚。最终,我选定了《牡丹亭·游园》《蝴蝶梦·说亲》和《西游记·借扇》三出折子戏。

《蝴蝶梦·说亲》

《牡丹亭·游园》

                《西游记·借扇》

随后,每次放假我都一点不敢耽误,从香港飞到北京、上海,在多位授业恩师的指导下逐字逐句打磨唱腔和身段。记忆最深的就是2008年暑假,我去找沈世华老师细抠《游园》和《说亲》两折的唱腔和身段表演。那时候正赶上北京奥运会,从沈老师的家里正好能看到奥运火炬的传递,听到运动员在场馆里比赛。甚至“一票难求”的奥运比赛门票也有人送来几张,但当时的我完全无心观赛,满脑子都是时间紧迫,一定要分秒必争地排戏。


在沈世华老师指导下排练《牡丹亭》

在北京的排练结束后,弟弟邢岷山开车带着我和全部的行头去上海找王芝泉老师排《借扇》。王老师还特意给了我两把剑穗很沉的“尚方宝剑”,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在高强度地排练,练完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南方天气潮湿,下身穿的灯笼裤比较薄还好干,上衣洗完经常干不了,弟弟有一天就一下子给我买了一打运动衫回来。排练期间,王老师让我加强营养补充体力,我们常常向酒店的餐厅订夜宵加餐,今天炖只鸡,明天炖只鸭。但因为总是排练到晚上10点、11点还没回去,酒店老板就会打电话来问:“你们还来不来了?”


在王芝泉老师指导下排练《借扇》

回到香港,我在课上还带着学生们一起练功,往往是学生练50个,我练100个。学生不明就里,还说“老师你不用这么辛苦,我们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其实我是为了争“梅”演出而抓紧一切时间练习。晚上还会在楼下停车场的空地里跑圆场,有一次晚上11点多了,我洗完澡披着头发,穿着一件白色水袖衣,一边跑圆场一边喊嗓子,差点被下来停车的人当成女鬼。

2009年获得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正式演出那天是2009年5月11日,好多昔日的老师同学都来到剧场帮我加油,让我非常感动。站在台上,我好像又回到了十七八岁一天演三场的时候。听着台下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心里反而更加踏实笃定,挥洒自如。最终,整场演出非常顺利,我终于实现了获得“梅花奖”的夙愿。就像电影里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不过戏曲演员的回响,总是要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注脚。


新起点,新主场

回想起来,“梅花奖”并没有给我的物质生活带来多少变化,我还是每天给学生授课、排戏,也并不会拿到额外的奖金,或者是薪水上的提高。所谓的“庆祝”,也只是我们演艺学院几个老师们自己坐下来吃个饭,算是圆满收工。但是精神上的富足是无可比拟的。“梅花奖”不仅是一个代表过去成就的荣誉,更是鞭策我未来不断前进的动力和责任。

获得“梅花奖”后与香港的朋友和学生聚餐

香港虽然鲜有专业表演昆曲的演员,却有不少文人学者醉心于传统艺术,如著名曲家、编剧古兆申先生。他常常对我说:“金沙你不要浪费每一个假期,现在对你来说游山玩水不是那么重要,要赶快把老艺人的戏继承下来,吸收每个老师的优点。”在他的鼓励下,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去向前辈老师学习拿手剧目,包括沈世华老师的《牡丹亭》、柳继雁老师的《西楼记》、张继青老师的《烂柯山·痴梦》、王奉梅老师的《疗妒羹·题曲》、周雪雯老师的《玉簪记》、梁谷音老师的《蝴蝶梦》、王芝泉老师的《扈家庄》等。

转眼间,在香港从事传统戏曲的普及和传播也将近20年时间了。这些年里,我亲身感受到了传统中国文化在香港年轻人中间越来越受到欢迎。刚刚来到香港之初,一些当地粤剧名旦听说有个科班出身的昆曲演员,就找上门来求教身段,后来我在业余时间开办了昆曲身段班、唱腔班,起名为“邢金沙戏曲传习社”,让更多对戏曲感兴趣的香港当地人有机会接触传统艺术。随着昆曲的复兴,传习社里也出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就连十一二岁的孩子也来学戏。

邢金沙戏曲传习社

学生上课 /

2015年起,传习社的脚步遍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多地。2015、2017、2018年和2020、2021年分别在香港锦园和西九文化中心茶馆剧场举办昆曲雅叙、中秋曲会,2019年在深圳举办深港曲友“清音阁”曲聚,2022年在香港大会堂剧院策划了“姹紫嫣红”中国传统戏曲汇演。在场观众非常惊艳,纷纷感叹这些节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打磨和学习。

而在香港演艺学院的课堂上,除了身段表演以外,我还开设了京昆概论、京昆折子戏等选修课,学生们热情高涨。不仅学表演的学生,连乐队的学生也会来选这些课,教室总是座无虚席。虽然在考试时也会闹出一些笑话,如答卷时写成“家家收拾起,户户不出门”“汤显祖上山打老虎”等,但后来他们都在本工的粤剧之外对昆曲和京剧有了更全面丰富的认识,其中不少人毕业后已经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香港演艺学院学生上课

此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也是本地唯一一个科班出身的昆曲演员,我也抓住一切机会向香港年轻人推广昆曲艺术。除了连续多年在香港举办专场演出外,我还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兰州大学、德国斯图加特综合科技大学等多间高校举办昆曲课程及讲座,主教中文大学和声书院开设的京昆通识课程,并多次参与“姹紫嫣红”传统戏曲香港高校巡回演出、香港戏曲节演出等。

在香港理工大学昆曲讲座上示范表演

在香港戏曲节开幕式上演出《紫钗记》

“梅花奖”是每一个戏曲、戏剧演员的梦想,对我来说更是半生孜孜以求、付出多倍艰辛和努力取得的荣誉。也正因此,我会更加珍惜“梅花奖”得主这个身份赋予我的荣耀,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戏曲艺术的责任,让朵朵新梅在粤港澳大湾区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本栏往期回顾  

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

陈亚萍 |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我与“梅花奖”的故事

王润菁 | 梅花香如故

曹汝龙 | 历经数载始见真,依旧香如故

尚长荣 濮存昕 | 为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题词并寄语

武利平 | 没有“梅花奖艺术团”我可能会“叛变”戏曲

李丹瑜 | 梅韵、花香、彩云南

杨 俊 | 暗香浮动在黄梅

陈 澄 | 我与“梅花奖”的情缘

齐爱云 | 深耕梨园,踏雪寻梅——我与“梅花奖”

刘 芸 | 我 爱 梅 花

山 翀 | 与“梅”共舞 追“艺”人生

王 芳 | 散作乾坤万里春

李 梅 | 红梅傲雪迎春来 俏梅凝香色更妍

萧 雅 | 寒梅独自开 惟作孤勇者

王 斑 | 艺海无涯苦作舟  梅花绽放香满园

柳 萍 | 与梅并作十分春——我和“梅花奖”的故事

贾文龙 | 驰骋氍毹砺初心 梅香如故逸梨园

周东亮 | “艺”路梅花带雪香

陈小朵 | 恒持此志 逆旅含香——我的“梅花使命”

梁伟平 | 汪人元 | 认识梁伟平

汪育殊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我的追寻梅花之路

杨升娟 | 我与梅花奖同龄

邵志庆 | 梅花绽放四十载,春色满园朵朵香——我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半生缘”

冯咏梅 | 梅香馥郁韵悠长——我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故事

张培培 | 用热爱和敬仰,点亮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那一朵梅花

王红丽 | 红梅俏丽不争春

翁国生 | 雪终输梅一段香——我的“梅花奖”故事

董 伟 | 创建梅花奖艺术团

顾 芗 | 红梅盛放迎春来

冯玉萍 |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田蔓莎 | 寒梅沁香伴我行

谷好好 | 梅花香自苦寒来

景雪变 | 肩负起新时代文艺的报春使命

林为林 | 傲骨冰雪暗香来

周育德 | 说说我认识的几朵梅花

孟广禄 | 砥砺艺术初心,传承梅花精神

宋国锋 | 梅花激励40载  甘为剧坛效毕生

谢 涛 | 逐梦梨园 傲梅幽绽——我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故事

任跟心 | 傲雪红梅 伴我同行

李树建 | 一个农村放牛娃的“梅花梦”

徐 棻 | 梅花十二朵  迎春次第开

茅威涛 | 名演员的秘密

罗怀臻 | 更科学,更公正,更荣光——写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之际

季国平 | 重新认识梅花奖的深远意义和当代价值

王蕴明 | 凌霜傲雪报春晖

责任编辑 卢巍

设计制作 孙竹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