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 | 张爱珍 | 爱一辈子戏,唱一辈子戏

张爱珍 中国戏剧杂志 2024-03-25

编者按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创立于1983年,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旨在推动舞台艺术的中心——演员表演艺术的发展,鼓励中青年演员的迅速成长。40年来,梅花奖已举办31届,共评出京剧、昆曲等65个戏曲剧种和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门类,涵盖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获奖演员726名,让人们看到了40年来戏剧舞台上的人才辈出!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文艺事业进一步大发展和大繁荣,我刊特为纪念“梅花奖”创办40周年开辟专栏,旨在探讨40年来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成就和经验。希望在表演艺术家和理论评论家的联合把脉下,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继往开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国戏剧发展谱写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爱珍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代表性传承人

第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上党梆子新流派“爱珍腔”的创始人

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创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历经40年风雨历程,造就了全国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界726名表演艺术家脱颖而出,推出了一批批终身从艺、矢志舞台、献身戏剧的优秀代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以戏为生、视戏如命、为戏而终的戏剧人,生生不息地诠释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寓意。

我是第9届“梅花奖”的获得者,从艺50余载,今已年过花甲。我从小与上党梆子结缘,从1972年起,便走上了一生爱戏、学戏、唱戏之路。体验、感受、品尝到了唱戏之苦、之乐、之德、之道、之美、之味;终得再炼唱戏之心,重铸唱戏之魂;进而“授徒”“办学”努力完美自己的戏曲人生。





1992年,张爱珍荣获第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念扎根”,从小爱上上党梆子               

我生在一个戏迷世家,祖上好几辈人都爱家乡戏。至今,家中还藏有记载着含有部分剧目、曲牌、五声腔乐队伴奏乐器绘图,以及剧种特有的“吵台”音乐表演“套曲”曲目“大十番”的上党梆子工尺谱曲谱手抄本。这个手抄本算是个文物吧,它是我祖上历经了好几代人不断记录、补充,保留下来的一个最后抄本。经鉴定,年代为清末民初。手抄本的题名为《文明晋调音乐》。

记得我幼年刚刚懂事,父亲常在家里拿着这个手抄本,一边口念着工尺,一边教我学唱。我问他这是啥?父亲告诉我说:“这是家乡大戏(即上党梆子)的音乐唱腔,男女老少都爱听。”“唱戏好着呢,能懂忠孝节义,通贯古今。”还常说:“咱高平县男的出了个郭金顺,女的出了个吴婉芝。他们两个在咱晋东南专区可有名哩。你长大了要是能去唱戏,那才好哩!”受家庭老人们的影响,幼年的我,跟着父亲“咿呀”学舌,潜意识里也种下了一个念头:长大了要去唱戏!不曾想后来终于美梦成真,还被吴婉芝老师看中,收为徒弟,承续了她的衣钵。

1981年9月,上党梆子电视剧《皮秀英打虎》,左起:师富才饰吴正,张爱珍饰皮秀英,张庆春饰皮父 

“青训班”学艺,尝唱戏之苦                  

 1972年3月,高平县青年文艺培训班招生,从全县筛选出的500多名应试者齐聚高平考点待试,拟录取名额25人(其中含女演员7名)。13岁的我以一首“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打动了评委。当哥哥告诉我被“录取了”时,全家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至此,我圆了我们全家的“梦”。我高兴的大喊:“能去学唱戏了!”“全村的父老乡亲们,以后看爱珍给你们唱戏哦!”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迈出了以戏为天、以戏为荣、以戏为命的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培训班所在地“定林寺”,庙址在离城十几里的大山中。门前有棵千年古松,苍劲雄健,遮天蔽日。四周的开阔地,便成了我们的大课堂。不管是春夏秋冬,雨雪风霜,这里每天都摇曳着我们幼小的身影。夏酷暑,热浪扑面汗水泡;冬三九,打熬筋骨刺髓寒。唱念做打,周而复始,封闭训练,满负荷奋行。晨喊嗓儿,卯时起;日练功,满白天。踢腿、劈叉、下腰、拿大顶,推三把、跑圆场、把子功、毯子功、刀枪棍棒,每天必修。筋骨疼,汗如雨,衣衫破碎鲜血淌;伤病累,历尽苦,沙里澄金志弥坚。晚饭后,不得闲,文化课要上到熄灯前……每相问,谁能解唱戏之苦?非学戏之人难体会。谁能解学戏之苦?非亲身体验者实在是莫道深浅。

5年学戏尝遍苦,一路成长师陪伴。有志在心,有艺在身,不断积累,甘甜渐来。开戏课后,我很幸运,受到了启蒙老师武凤英(人送艺名“假婉芝”)的口传身教。再后来,更受到师长们的重视、栽培,学演了第一个角色——《红色娘子军》中的吴清华。角色感动了我,角色引领了我,从那时候起,我逐步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在戏曲艺术的广阔天地中,展开了翱翔的翅膀,飞了起来。心中暗想,一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上党梆子,把一切都让位给上党梆子。

《打金枝》


“ 初饰主角”,享唱戏之乐                      

1976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高平县人民剧团工作。很荣幸,入团就有戏唱,登台就唱主角。排演的第一个戏是《蝶恋花》。那时,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戏演好。可是,就在排练进入最紧张时刻,父亲不幸患了高血压、动脉硬化、重度青光眼等疾病。我是在9岁时母亲去世后就与父相依为命的。父亲住院期间,白天找人陪侍,晚上我亲自服侍。每天都是在医院和剧团排练场两头来回跑,有时还要跑到20多里以外的地方去抓药。父亲虽然病重卧床不起,还一直念念不忘地嘱咐我,让我好好排戏,不要耽误工作。剧团领导和同事们也都看在眼里,给了我很多方便和照顾。就这样,我不管多忙多累,排演一刻也没耽误排练。

《蝶恋花》上演后,引起了轰动,连演20余场,场场爆满。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还亲率地区“三团一校”的部分演职人员来观摩学习。我18岁初露头角,就在懵懵懂懂中成了为观众所喜爱、专家青睐的一名上党戏小名人。演出的成功,让我第一次尝到了唱戏的快乐和喜悦,坚定了一辈子唱戏的人生信条。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有艰辛的付出就会有丰厚的回报。再后来,每当我看到领导、专家、或同事们向我投过来鼓励和赞赏的眼光时,心里就非常敞亮;看到观众眉开眼笑、满堂喝彩时,心里就格外感动;脑海中响起父亲卧病在床时的嘱托时,心里就甜丝丝的,倍感振奋。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才真正地明白了、懂得了戏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当你付出了自己的满腔热忱和心血时,也才真正从心里头品尝到了唱戏之乐。

唱戏,真的很好。唱戏,真的很快乐!

《秦香莲》

承接“吴派”,严唱戏之德,正唱戏之道

我在青训班学艺时,迷上了上党梆子第一代女演员吴婉芝大师创建的、风靡上党地区的旦角唱腔。吴派唱腔以“字清腔圆、舒畅大气的风格”和“纯、婉、秀、美,甜、脆、透、亮的特有品质及鲜明个性”为主要特征。她的唱,细腻婉约、情浓韵足,色彩亮丽、优美动听。参加工作后,我最多的空闲时间都是用来学吴婉芝老师的唱。可以说,吴婉芝大师就是我从艺轨迹中努力学习、效仿的第一个坐标。

《皮秀英打虎》是吴婉芝大师的一个优秀传统戏代表剧目。1982年,我主演重排了剧团新加工改编的《皮秀英打虎》,进一步有了学经典,唱经典,琢磨经典、演绎经典的大好机遇。加上我幼年失母的亲身经历,饰演中更多了几分投入,几分真情。这部戏是我演艺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剧目上演之后,大受观众欢迎。每到一个台口,往往要连续演两场,观众才觉“过瘾”。1983年,凭借剧中“吵窑”一折我荣获了省“一级优秀青年演员”奖项。

1984年,晋东南地区进行现代戏汇演,我主演《梨花沟》又获得了“特等艺术表演奖”。评委老师吴婉芝来到后台,把一包礼物送给我。她紧紧握着我的手连声说:“演得好,演得好!”我热泪盈眶,心潮涌动,我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梦魂牵绕的吴婉芝大师。再后来,老师收我做了她的入室弟子。

恩师视我为己出,精心施教,解惑传艺,提我心境。使我的审美境界和技艺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很大的超越和提高。最重要的是,她非常严格地要求我加强对品德的学习和修养,要走正道,要做德艺双馨的优秀戏曲人才。老师的教诲,如雷震耳,铭心刻脑。恩师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从艺者,必修德,德不高,艺难远。德艺双馨走正道,清风正气好行舟。于是,严修唱戏之美德,匡正唱戏之正道,成为我终生格守的要律。




融入振兴大潮,浓唱戏之美,品唱戏之味

光阴如梭,转眼到了1986年。这一时期,一是山西戏曲界拉开了以“综合治理”为方略的振兴山西戏曲战略序幕。二是上党梆子声腔基础建设又正巧处在了一个创建、补充、完善“中慢板整唱体式”新腔新唱的新阶段。我生逢其时,被荣选调入了上党梆子的最高学府、“名驰上党第一家”的市剧团(原“专一团”)。在这里,各类人才济济,有成名多年的前辈演员,更有上党戏顶尖的编剧、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团队。在这个充满艺术进步的氛围中,我又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指教,大大开拓了眼界。我们精心排演的5个小戏在省调演中勇拔头筹,荣获“综合治理第一名”,彻底打了翻身仗。评论界称之为“声震晋阳大地”“上党梆子出了好唱腔”。我主演的《杀妻》,探索新路,全新包装,获金牌奖。市委还给我记了“二等功”。1988年,又主演《两地家书》在“山西省振兴上党梆子调演”中荣获金牌奖。

《两地家书》

众人撑大船,传承育新枝。1986年省调演后,戏迷们以我个人名字命名、逐步趋向定型的“爱珍腔”,很快在省城和上党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好多人茶余饭后都会哼上几句。还听到好多人说,他们都是听了“爱珍腔”,才喜欢上了戏曲,喜爱上了上党梆子的。十余年后,老领导曲润海先生曾落笔称赞:“上党盛誉今谁属?嘹亮婉转爱珍腔。”我深有感触,“爱珍腔”的声名鹊起,离不开传统,离不开“吴婉芝旦角唱腔艺术流派”的基础,是无数人多年来用心血帮扶、浇灌出来的。“爱珍腔”是集体的智慧,是剧种开拓者们的成功和荣耀,是剧种繁荣进步的又一丰硕成果。令我欣慰的是,我个人的一份努力和奉献,浓浓地增添了剧种唱腔之美,浓浓地讴歌出了唱戏之新味。

1990年,市委对院团体制进行了调整,院领导率先制定出“解放艺术生产力,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三权’下放,将市剧团分割推向演出市场”的改革施行方案。我被任命为“山西省上党戏剧院第二演出团”团长。之后,我们团便风里来,雨里去,在太行山村落辗转演出。旺季下乡,淡季排戏,昂首奋进在“出人、出戏、走正道”的征途上。

分团机制运行以来,广受当地观众欢迎。剧团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剧团每年都至少要新排三个戏;每年都至少要承接大约50个台口,演350余场戏;组团当年的演出收入比往年增加了4倍,第二年又在这个基础上翻了一番,超越了百万。下乡演出困难多,轮到一个村子唱戏时,大雪扑面埋山路,演职员硬是抬戏箱走千米进了村。艰苦,锻炼了人,锻炼了队伍;造就了一支不畏艰难、能打硬仗、能打胜仗、口碑好的优秀团队。敬业,坚定了信仰,形成了共识,培养出人才。当今活跃在市团的优秀骨干演职员,绝大部分都是在那些年培养、成长起来的。

就这样,欢笑手拉着艰辛,幸福抚摸看伤病,泪水浸润着乡愁,希望渐次在圆梦。我们团在太行山走乡串村,走啊走,走啊走,足足走过了13年。

从《杀妻》参加省调演后再加上这13年,是我人生中走过的最美好、最有价值、最值得记忆的从艺黄金岁月。也是我走向成熟、事业有成、得到感情和境界升华的最珍贵、最光彩夺目、最无怨无悔的一个时期。我感受到:把自己融入到上党梆子的繁荣发展和砥砺前行的大潮中,融入到为上党梆子走在现代化华丽转身的洪流中,力尽所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一生最正确的选择。我和我的同事们,浓浓地诠释出了唱戏之美,人生之美;品出了老艺人数百年传承下来的、丰富多彩的唱戏之百味,人生之百味。

《杀妻》

“晋京摘梅”,炼唱戏之心,铸唱戏之魂

当团长的第二年(1991年),我向院部递交了赴京争夺“梅花奖”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部、局、院的有力支持。在北京参加评比演出前后,受到了几十位国家级的专家和学者的点评、指教,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拓宽了思路。当我手捧过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奖牌那一刻时,一边是兴奋激动,自己的演艺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一边是心里沉甸甸的,又多了几分感触,多了几分责任。在颁奖台上,蓦然间,感觉到自己的境界又有所提高。是的,得了“梅花奖”不能自满,不可炫耀,不应停顿止步,不是艺技终点!

从北京回来后,我翻阅了众多文人对梅花的品质、品格、气节等赞誉的诗词。他们咏诵梅花,抒发着自己的理想、情操、志趣和情感。他们赞美梅花,歌颂着它的风骨、风味、境界和魅力。是的,梅花从苦寒中来,一花盛开而引得百花香满园。它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有根,梅有魂。根在沃土中,魂在百花丛。沃土,是观众、戏迷、老百姓。百花,要靠阳光、雨露、绿叶扶。

至此,我进一步领悟到了“梅花奖”设立的深层意义和内涵。获奖,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一个高点,又成了一个新的起点。“梅花奖”给了我新的动力,成了我前进路上的又一盏指路明灯。“梅花奖”,也使我心胸更敞亮,格局有提升。夺梅,再一次锤炼了我的唱戏之心,重铸了我的唱戏之魂。

在获奖归来后的十几年里,“金唱片奖”“金三角”汇演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务院津贴”“国家一级演员”、省戏曲“尖子青年演员”“跨世纪人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荣誉和称号纷至沓来,研讨会屡屡举办,唱片、盒带频频签发,专题采访和评论文章、书刊多有介绍或出版,新人新作不断推出。1999年,在山西戏曲界首创新品类上党梆子音乐剧《塞北有个佘赛花》喜获成功。2010年,推出《春华秋实》个人交响音乐演唱会备受赞誉,并于2012年应邀赴台湾演出。201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我颁发了“上党梆子流派爱珍腔”荣誉证书。2018年,又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取得成绩的因素很多,其中,也始终包含了我 “夺梅”后心中的那个誓言:“一辈子要好好唱戏,无愧‘梅花奖’!”

1995年,张爱珍荣获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 

“授徒”“办学”,传唱戏之艺,育唱戏之苖

2002年,我转任上党戏剧院副院长。从那时候起,把“授徒”,“办学”,为剧种培养后续接班人才,把“爱珍腔”传承下去,成了我首选的两件大事。

我带的徒弟有演员,有戏迷,其中1个获得了第27届“梅花奖”,有2个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有4个分别在县剧团“领衔”并担任了团长、副团长,还有好几个也成为了剧团的“台柱子”。徒弟们定期回课,定期交流,已成常态。2019年,我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1999年,曾在晋城市区开办《张爱珍少儿艺术学校》,试办有上党梆子“小演员培训班”。后来又在高平建立了分校。2012年8月,由《晋城市上党梆子张爱珍传习工作室》义务和《高平市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办学,招收戏曲表演专业(上党梆子方向)103名学生,学制6年,6年中,有5位学生荣获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培养出了上党梆子第一代女鼓师、女琴师。这批学生毕业后大多己被补充进了专业剧团。

我退休以来,没有闲着。还是经常随剧团下乡唱戏。多次参加北京、上海、云南、四川、河北、河南以及省内多个地市组织的戏曲活动。更是一直奔波在“授徒”“办学”的路上,为剧种传承唱戏之技艺,培育未来唱戏之幼苖。

2010年7月6日上党梆子名家演唱会——张爱珍专场首场演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体会到:人要能吃苦,才会有人教,有人帮;人要有恒心,才能悟正道,成大器;人要有追求,才会去攀高峰,领风骚;人要有理想,才能去构筑、实现心中的“梦”。我爱我的剧种,我爱唱戏。我和我的先辈、同事、学生、几代观众、戏迷们都酷爱祖辈流传在上党地区的上党梆子大戏。   

让我引用我们老院长、作曲家吴宝明老师在我的演唱会首演时,代表我们大家,所表达的、充满着对上党梆子无限敬畏、无限崇爱的肺腑之言作为本篇文章的结语“高不过太行山与天同党,美不过家乡戏五种声腔!”

  本栏往期回顾  

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


郝士超 | 筑梦氍毹  感恩梨园——梅花奖让我踏上了新的艺术旅程

李军梅 | 甘让百花一枝梅

李 敏 | 与时间赛跑,用热爱浇灌,“梅”好皆可期——写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创立40周年之际

邢金沙 | 梅花芬芳满香江

陈亚萍 |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我与“梅花奖”的故事

王润菁 | 梅花香如故

曹汝龙 | 历经数载始见真,依旧香如故

尚长荣 濮存昕 | 为中国戏剧梅花奖40周年题词并寄语

武利平 | 没有“梅花奖艺术团”我可能会“叛变”戏曲

李丹瑜 | 梅韵、花香、彩云南

杨 俊 | 暗香浮动在黄梅

陈 澄 | 我与“梅花奖”的情缘

齐爱云 | 深耕梨园,踏雪寻梅——我与“梅花奖”

刘 芸 | 我 爱 梅 花

山 翀 | 与“梅”共舞 追“艺”人生

王 芳 | 散作乾坤万里春

李 梅 | 红梅傲雪迎春来 俏梅凝香色更妍

萧 雅 | 寒梅独自开 惟作孤勇者

王 斑 | 艺海无涯苦作舟  梅花绽放香满园

柳 萍 | 与梅并作十分春——我和“梅花奖”的故事

贾文龙 | 驰骋氍毹砺初心 梅香如故逸梨园

周东亮 | “艺”路梅花带雪香

陈小朵 | 恒持此志 逆旅含香——我的“梅花使命”

汪人元 | 认识梁伟平

汪育殊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我的追寻梅花之路

杨升娟 | 我与梅花奖同龄

邵志庆 | 梅花绽放四十载,春色满园朵朵香——我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半生缘”

冯咏梅 | 梅香馥郁韵悠长——我和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故事

张培培 | 用热爱和敬仰,点亮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那一朵梅花

王红丽 | 红梅俏丽不争春

翁国生 | 雪终输梅一段香——我的“梅花奖”故事

董 伟 | 创建梅花奖艺术团

顾 芗 | 红梅盛放迎春来

冯玉萍 |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田蔓莎 | 寒梅沁香伴我行

谷好好 | 梅花香自苦寒来

景雪变 | 肩负起新时代文艺的报春使命

林为林 | 傲骨冰雪暗香来

周育德 | 说说我认识的几朵梅花

孟广禄 | 砥砺艺术初心,传承梅花精神

宋国锋 | 梅花激励40载  甘为剧坛效毕生

谢 涛 | 逐梦梨园 傲梅幽绽——我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故事

任跟心 | 傲雪红梅 伴我同行

李树建 | 一个农村放牛娃的“梅花梦”

徐 棻 | 梅花十二朵  迎春次第开

茅威涛 | 名演员的秘密

罗怀臻 | 更科学,更公正,更荣光——写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之际

季国平 | 重新认识梅花奖的深远意义和当代价值

王蕴明 | 凌霜傲雪报春晖


《中国戏剧》杂志订阅:

国内统一刊号:CN11-1767/J,邮发代号:2—3,国外代码:M30。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向编辑部订阅。


责任编辑 靳文泰

设计制作 王磊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